https://m.weibo.cn/1846456085/4504196102471016 ![]() ![]() ![]() 建议以后营销号再发表观点,少一些不必要的文字描述,直接PPT对决。 简明扼要,数据翔实,直击重点。 |
微博指路:
[天地无极] 笑到锤床!不愧是钮祜禄•鹅,数据甩脸上,再左右开弓。 ...
玉兔爱吃苗
· 发布于 2020-05-13 22:31
· 1108 次阅读
鹅:论骚,不带怕的。哈哈哈哈哈哈 |
搬运一下背水一战的实时,本条转发2000多,评论建议po主带一下虾保管转发量暴增233 [cp]难得在追星领域碰到互联网话题,我再说几句,如果其他人想和被这篇雄文蒙住的人探讨,欢迎参考我的观点。 《背水一战》作者在开篇用假数字描述腾讯是千亿巨头,开发一个爆款游戏赚几亿。我一开始觉得作者不懂互联网后来发现是我天真了。 如果点明腾讯体量4万亿,点明腾讯一个爆款游戏盈利在百亿以上,你再看标题的逻辑,腾讯的背水一战+肖战,你会不会觉得说服力立马变弱了? 一个明星,即使把他全部的上下游附加价值考虑进去,给他算5亿好不好?5亿,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了,对4万亿体量的公司算什么呢。 而文章臆想的资本造星模式,从2015年开始草蛇灰线,到2019年夏天爆发,四年就造出一个肖战。鹅厂,are you ok? 传播领域,最怕的是真假掺半的东西。这篇文章有些观点是对的,比如文章说腾讯和头条在争夺流量。但,这个命题早已有之,互联网业界之前更科学的表述是,“争夺用户的时间”。所有的行业研究报告都会分析,用户在哪个APP停留了多久。 为什么这篇文章用了“流量”这个口径?把争夺用户时间改成争夺流量?细品。 说回来,我认可腾讯想通过内容来和头条争夺用户时间。OK。但是,这里的内容并不包含“造星”。 为什么? 第一,如果肖战是资本造出来争夺时间的工具。肖战粉丝朋友们,你们现身说法一下,你们平时在哪个APP停留时间最长?资本造出肖战来,是为了给其他平台送温暖吗。 第二,资本从2015年到现在造出了几个肖战?腾讯,一个4万亿市值的公司,把“五年磨一剑匠心独制”式的造星,当做背水一战的砝码? 不要侮辱鹅的智商了。[/cp] |
点评
只看观点评论有一句真相了,现在大家都是拿虾当KPI工具而已[cp]@: 其实作者也明白这和肖战关系不大,只不过他知道不带肖战阅读转发量可能只有如今的百分之一而已。[/cp]
这段说的也不错,强行把虾和鹅关联,其实反而给虾提咖了 [cp]正好看到首页有人提这“雄文”,我看了第一段就笑疯了。不鼓励大家去贡献阅读了,看看这第一段就知道什么水平。 第一,“千亿超级巨头鹅厂”???鹅厂,按昨天港股收盘市值38118亿元人民币。好好数数这是几位数。 互联网没有哪家千亿公司配叫巨头[微笑] 第二,“一个爆款游戏给鹅厂赚几个亿”。赚几个亿的游戏在鹅厂不叫爆款,叫扑街。鹅厂爆款游戏,王者农药,今年最高【单日】流水20亿,2017,2018年年收入均过百亿。19年收入暂没查到。 一篇文章,开篇这些基本常识就全错,真是震撼我家。 最后,这标题真是给你哥越越越越越级抬咖了!我深深怀疑ponyma还不认识你哥!你哥还需要努力![/cp] |
我也看了那篇文章,只能说,如果鹅需要靠肖战,那就不是我们恨得牙痒痒却奈何不得的鹅了,对,就是这么现实。单纯讲文娱这个部门,还是不错的,就是部门利益 |
点评
嗯,是信息中的一部分,但覆盖的人群不能忽视。同时也和企业本身的文化与导向相关
get,不过对于ylq在鹅这里的地位,我还是觉得连战略投资百分之一都算不上
我之所以类比,就是因为这块经济盘子不大,但有可能殃及其他领域,造成大的损失。尤其是实力相等的庄家进行博弈的时候
软输出嘛,但是也就是锦上添花有闲钱才能搞的东西,饭都吃不饱谁靠这个过日子啊?
类比下,中东以帝国坟场著称,有超过其经济政治实力的资源,所以是大国争端之地,但没有谁是以发展此地来投钱。所以我对于国家及资本投钱到文娱产业向来持类似态度,虽然聚光灯下,但她重要也仅仅是战略重要
可以去看经济统计数据,文娱类的盘子向来很小,但是偏偏影响力超过它的经济能力,所以要么是为了维持某种形象品牌和舆情监控,要么只是腾讯钱多的不在乎多投一个关联领域,作为种战略投资而已
其实吧,文娱影视真不咋容易回本,尤其我国,三大视频平台还亏着呢,就算是工业化成熟的好莱坞六大,电影部门眼光太烂年年亏的需要靠兄弟部门倒补贴的也多的是
我看了我觉得逻辑不通,然后HYX广场也是这个。突然觉得自己拉高了微博用户年龄。有工作经验的人会转发这个么?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
这段说的也很好了,偏见形成的时候,就事论事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cp]最近腾.讯背水一战的话题刷屏。看到一位在鹅厂工作的朋友,对那篇文章嗤之以鼻,“知识水平不够的人,写起来一套一套的”。 看了下内容,分析得比较浅,更像是10w+的爆款情绪化文章,也似乎并不了解腾.讯在AI和toB上做得东西。文章质量,远远比不上去年潘乱写的《腾.讯没有梦想》,不过触及到最近肖战、网文之类的热点,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可见民意。 今天看到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的5月备忘录,文章相当精彩。“对于有关未来的观点,我们大多数人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偏见。 一旦我们形成某种观点,就会积极接纳确认这一观点的信息,而无视或否定质疑这种观点的信息。确认偏差表明,我们没有客观地看待情况。我们会选择那些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确认了我们的偏见。 我们除了要对未来所发生的事情形成自己的预判外,还要估量自己这个预判有多大可能性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对未来5年、甚至5个月的世界经济秩序作出过度自信的预测,都是愚蠢的。”[/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