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周是市场稍显沉寂的一周,大多数上榜剧集热度都有所下滑,而原因各有不同。 仍然蝉联冠军的《清平乐》比起播出之初,本周景气出现一些下降。由于德塔文景气指数反应的是市场热议度,可以认为在开播之初的对该剧的关注,并没有随着剧情发展升级,反而是略有下滑。该剧的一大弱点是,它的制作显然是电视剧的规格和节奏,但又稍显曲高和寡,压抑的剧情让它与网络年轻观众的契合度几乎是仅靠着正午的招牌和王凯的网络影响力维持,剧情话题没有“爆点”。 榜上还有包括《民国奇探》、《三千鸦杀》、《我是余欢水》等网剧进入VIP收官、或超前点映直通大结局的阶段,按照以往的经验,超前点映过后,如无宣传再次加持,则由于观众追剧进度不同,剧集讨论度必然会出现下滑。《我是余欢水》的逆势上扬,则与它结尾处的女权争议有一些关联。 本周收官的也包括北京、东方联播的《如果岁月可回头》,虽然该剧似乎收视成绩不错,但在网上讨论度确实不高,似乎今年以来,电视传统观众与网络观众的口味鸿沟更大了。接档的《猎狐》则在首周受到宣传力道和王凯话题度的加持,表现不差,不过对于该剧的拍摄手法存在一些争议。 《如果》收官后,当前市场上的都市剧数量较多的都是都市偶像剧,同类竞争比较激烈,暂时还没有剧能够脱颖而出。 |
点评
成化在鬓边上面?
本周古偶剧市场排名与上周完全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所有剧的单部景气都略有下滑。 《清平乐》下滑的原因在前文的市场综述中已经进行了分析。事实上该剧在豆瓣评分并不差,仍有7.7分,但剧情略显沉闷、缺乏爆点,以电视剧节奏播出,对于习惯了网剧快节奏的年轻观众略显失了耐心;但对于湖南卫视的电视用户又稍显过于“高逼格”,有一点面临又一个《天盛长歌》的尴尬。虽然如此,作为正午大剧,该剧的网络关注度仍然是当前市场上最高的。显然其制作的精心和正午品牌仍然抓住了不少关注。《清平乐》的编剧朱朱之前的作品如《外科风云》《如果蜗牛有爱情》等都是20-40集的剧,此次操刀将近70集的《清平乐》,还是小言改正剧,确实挑战不小。 《成化十四年》播出多周后口碑未能挽回,下周该剧也将启动直通大结局。 总体而言,近期的古偶剧市场有点“闷”。剧闷,话题度也闷。 |
悬疑剧多周表现亮眼,是当前市场上口碑与热度表现相对一致、都比较理想的类型。 本周冠军由《猎狐》空降,这不排除是收到宣传首周加持的结果。该剧作为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出品主推的跨国经侦剧,来头确实不小,受到了包括新华网在内的主流媒体加持。在观众层面,除了对“王凯打王凯”的趣味话题关注以外,对于该剧的拍摄方式产生了一些争议。该剧采取的“手持摄影”虽然据称是为了增加“写实感”、“呼吸感”,但评价两极化。部分小屏观众表示观剧体验不太友好,镜头“晃得头晕”。电视端的大屏观众则相对感受好一些。目前该剧首周口碑还不错。 《民国奇探》本周已进入超前点映收官,可以认为是一部完成度颇高的小热网剧。同期播出的两部耽改剧《成化十四年》《鬓边不是海棠红》热度都在逐周下滑,而原创剧本+卖腐元素的《民国奇探》却表现坚挺,胡一天和张云龙的热度也在每周上升。其实该剧与《成化十四年》有不少可比之处,例如都有卖腐、探案、轻松搞笑元素,表现却颇为不同。关于男男搭档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红还是不红,值得研究。 |
《我是余欢水》短短12集已经VIP收官,评价却发展的跌宕起伏,先是凭借扎实制作和强烈共情收获一波好评,却在最后得罪了“女权”,被大量打1星,甚至连制作方正午也被控诉具有“直男癌”。但也因此该剧全程话题度都很高,一直是近期最热的一部都市剧。虽然是一部网剧,但该剧对于小人物的刻画显然比不少卫视剧还来得及接地气和深刻许多,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该剧的编剧王三毛和王磊继《都挺好》后又红了一次。该剧导演孙墨龙是摄影出身,从前多次担任孔笙的副导演,此次独挑大梁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本周大多数都市剧都是热度不高的都市偶像剧,其中《楼下女友请签收》以微弱优势登上本周都市剧热度第三名。该剧是芒果TV自制,口碑还不错,爽点和甜度都有,配饭很适合。但因缺乏引流元素,影响力不强。 |
点评
得罪女枪女权?!怎么感觉在这剧好委屈的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