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新冠肺炎对全球经济政治等影响的看法,以及未来走势分析; 一共分为四轮,而我们目前可能立即要面对的是第二轮。 Ps:因为原文较长,我将略内容精简调整了一下,然后搬运,方便大家阅读(个别专业术语我也不是太能消化,不过总体还是说得挺通俗易懂的) |
搬运自: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孙明春
[天地无极]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下一轮冲击波可能就在眼前 ...
桂花树边捣药去
· 发布于 2020-04-10 21:05
· 468 次阅读
这段是完整原文(有兴趣可以掠一遍,没兴趣跳过) 第一轮冲击是大量“拥挤交易”转向后的踩踏 2月底,受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的影响,叠加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突然爆发石油价格战,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各类风险资产价格暴跌。过去多年全球主要央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和严重的“资产荒”,投资者为追求更高收益不得不竞相购买风险资产,产生了大量的同向“拥挤交易”(crowdedtrade)。 当资产价格暴跌时,就推倒了“拥挤交易”转向的第一张骨牌,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踩踏”。 由于“拥挤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杠杆交易,资产价格暴跌令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难以按时追加保证金,导致爆仓或巨额亏损。为及时止损或被迫平仓,许多机构不顾价格高低,恐慌性地抛售风险资产。但由于大量“拥挤交易”同时逆转,很多风险资产出现了只有卖家没有买家的一边倒现象,市场流动性急剧干涸。 为获取流动性,一些投资者不得不抛售流动性较好的避险资产(如美国国债与黄金),一度导致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双双下跌。一时间,各个资产市场都出现了因流动性危机所导致的抛售与暴跌。 在我们3月19日发表的《海通国际全球恐慌指数:每个人都在恐慌》中,我们判断,由于流动性紧张,一些资产类别的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超调,尤其是“全球股票市场正陷入一场恐慌性抛售中,并已出现了超卖。尽管我们预期在今后几周或几月里,市场会因为公司基本面的显著恶化而进一步下挫,但目前指数极低的百分位也表明,短期内股市随时有可能强劲反弹,虽然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过去两周多来,随着各国央行纷纷推出大幅度减息和巨额的流动性支持计划(尤其是美联储3月23日推出了无限量宽的承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基本上告一段落。股票市场应声反弹,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自3月23日的最低点最多反弹达20%;被流动性危机错杀的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也重拾升势。各类资产价格的表现完全符合我们3月19日的判断。 |
下面是第二轮(可能立马到来的) 还是先上简化版: 第二轮冲击有可能在几周内到来。 从本周开始,欧美上市公司将陆续公布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如果有“系统重要性”地位的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对金融机构清偿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担忧和恐慌,重演2008-2009年“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海啸”的“漫长”历程。 除了金融机构外,非金融企业的财务困难或流动性困难也可能成为第二轮冲击的导火索。面对以上一系列负面信息,盈利和估值预期的双重下调(也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击”)很可能成为全球股市下一轮下跌的主因。引发对全球金融市场第二轮冲击的另一个导火索也可能是疫情自身。到目前为止一直被公众和媒体忽视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很可能在接下来数周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
第三轮简化版——可能来自政治,因为太多矛盾需要“转移” 第三轮冲击有可能在3-6月内来临,且很可能来自政治领域。有些国家的政府为了转嫁责任,很可能把责任推卸到外国政府,从而把国内政治危机转化为国际关系危机。 金融市场遭遇的第三轮冲击也很可能与疫情本身有关。长期社交疏离或边境控制无疑会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既没有“群体免疫”又没有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之前,防控疫情和复产复工之间的矛盾将是长期的,是一场“持久战”,对全球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强劲复苏的希望和预期有可能并不现实。 |
点评
地区性热战和恐怖主义估计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