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暴躁,有如有误伤,勿怪。 最近流行一个观点,你拍IP,吸的就是原IP的血,特指某一类,做XX行为就是端碗吃放碗骂娘,演员粉书剧分离也是这种行为。 我不想对目前任何个体行为作出评判,我只说说从商业行为上说。 1、作者写书,读者认同,很有热度——2、制作方看到这个热度,然后购买这个IP——3、制作方通过改编影视化IP——4、影视化的热度反哺或者影响原IP 从商业购买的角度,和书IP相关的就是1、4阶段,第一阶段主体在于作者本人和书的读者,当从第1阶段发展到第2阶段时,需明白,制作方购买这个IP的钱已经包括了这个IP的自带的所有红利,IP价格包括文和预估的IP自带的红利和价值,所以为什么有IP价格有高有低,实际上是对IP自带红利的评估。说一句凉薄的,骂别人吃红利的,先日你家作者,是你家作者自己愿意卖和转让的。到了第3个阶段,那就是制作方团队协作阶段,就说说前期编剧,影视剧不是书的照搬,需要编剧根据书提炼符合政策和市场的主核,然后根据主核填充内容,去原著糟粕,保留精华,完善整个主题脉络和骨血。导演、演员、团队各司其职、尽力呈现保留精华之后的剧本,完成IP影视化。 骂那些演员端碗吃饭、放碗骂娘的,你家原作者在完成销售的时候已经把所有红利和风险都转让给制片方,商业社会最爱说的一句话是银货两讫。制片方在享受前期固有红利的同时也承担这种红利带来的所有问题、到了演员这个阶段,他所享受和承担的是制片方提升后的IP红利和风险,这个IP符合法规政策、市场需求。这个IP是多个编剧努力后的结果。如果非要拿原书等同于影视,请原作者在原书上把编剧团队的名属上,这也是人家努力的成果。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我实习的时候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我当初是在报社实习,有些不好的老师就算是实习生写的也不给署名,而我的老师只要和他一起参与,就算是查查资料,老师也会给署名,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后来在现实工作中也会遇到购买原创的行为,就算购买的是啥大神的,也没有出现被骂吸血,端碗吃饭,放碗骂娘那种,银货两讫才是正理。 |
本帖最后由 lovetony 于 2020-3-3 12:07 编辑
rps不是好东西啊,zb不能只看到rps的热度却不承担反噬 |
点评
rps想火至少有一方zb下场才行,但有可能倒霉的是其他方,就比较无语
zb不要去推,rps不会疯魔成这样
rps这种有的真的和艺人无关,人家毫无交期的都能作妖的不行不行的也有,和zb无关。
有些嘛确实zb搞的
你知道,嗑药鸡是一种神奇的疯魔存在,只要有CP她们就磕,自成一派的。
关键在于很多不炒rps的,也被wh和侮辱怎么算
一般RPS和IP本身无关的(除了靠RPS起家的IP),大多数都是投资方后续操作引来的
rps 是营销手段,和IP和IP影视化无关,就像产品营销,有些是和产品本身有关的,有些是和产品本身无关的,我谈的只是产品本身
所以那种你接受了腐女的尖叫和钱包你就该受着,你不告我等同于默认我的行为的观点哪来的,说到底你当初付出尖叫和钱包是在你愿意的基础,本质上是钱货两讫的交易,售后服务不包括被wh、污辱、下三路吧 |
点评
你说的很明白
这种观点是很恶心,绑架式样的,那众人各种形态和品质都有,为什么只能全部接受不能否决?抗议?真是受不了
人家和作者是一家的,要骂当然是骂别人,舍不得骂作者了。
还是想说,被wh被yy真的不是rps的专利,女明星也有很多啊,而且也脏的不能再脏了,人家女明星还啥也没干呢不是更无辜啊。可是没办法呀,就是有这么些人要这样,所以说啥都没用,还是得国家管啊,分级什么的。
本质没啥区别。所以说疯子到处都有,哪个圈子都存在。疯子和疯子撞上了,那就可怕了。
这种要求明星这样那样的和花了一点钱就裹挟明星一定要听他指挥生活的粉丝有什么区别呢
某种情况下,IP自带的粉丝就是作者转移给投资方好演员的风险,因为很大一部分淑芬她们脸大还高傲。
所以我很不理解为什么银货两讫的事情为什么好的好像付了钱还低三下四,欠人家大人情似的
那这么说,第一个接受红利的就是原作者本身,那第一个该承受的就是原作者。写的和拍的有区别吗?
我买一样东西如果是冲着人而不是冲着需求,原因只有一个,我喜欢他,他带给过我快乐和满足,而不是为了能对他下三路,事实上我也没这个资格
解解,你的观点没有错。 但是…… 骚妖令它是一部剧吗?它不是,它只是为嗑rps提供了一个生态场景而已, 所以在某些受众眼里就是:你都已经为了满足我们的爱好去拍剧了、都已经亲自演给我们看了,你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搞一搞文字? 问题出在哪呢,出在分类标准上,正常人觉得耽改剧首先先归属电视剧类,要以电视剧的标准要求,其次才划分细类比如国内国外古代现代科幻武侠等等。 但是有些受众认为耽改剧,首先先归属于“耽美”标签,其次才划分细类比如剧、音乐、图、文。 简单说,某些非主流特殊爱好者,会不断的把事物从大众化、主流的范畴,拉到非主流、少数派的范畴。比如会把电视剧从主流的剧拉到非主流的耽美。 然而这两者是相斥的,主流和非主流大部分情况下是你死我活。 土豆家搞这一出我完全确定是团队下场, 他如果身上一直都贴着耽美的标签,就等于和主流市场byebye,洗掉非主流标签是势在必行的事, 只不过这次用核武器打城市,不仅仅其他太多太多的跟着遭殃,而且还打破了核武的恐怖平衡。 |
言情向只会嘲,这种吸血想法还大部分出现在耽美向,仿佛默认了耽美向就低人一等一样,演了受被吾皇是应该的一样,而且我一直觉得腐女脸大的原因就在于磕CP,言情剧里觉得女主用来过审,男主男二是一对的想法比比皆是,恨不得把女主角踢出去,耽改剧里却只要有女角色就被骂,穿插进男主感情线里更是恨不得弄死人家,甚至所谓的拆逆都不许,我一直不懂这是为什么,像现在一直流传的一句好像叫不承认他们的爱情却利用他们的热度,我真的想问,改感情线挺正常吧,搬上荧幕肯定得改动啊,本质上就是一本IP的影视化,咋就成了利用了,言情向IP我也没见这么说的,你耽美向腐向高贵到哪里去了吗? |
zephil 发表于 2020-3-3 12:43 剧影视化和剧改编,我的态度评判标准到底是改的那一部分,比如我们口中的小黄文,以故事情节为主线的改编就是正常故事向,以肢体动作大戏为主线的就是18+爱情动作大片。 又比如你曾经说的耽改分类,以感情线为主线的我会认为是耽美恋爱片,以剧情为主线的无感情的我会认为是正常剧情双男主片。 我就疑惑了,连牵手都没有的片怎么就成了18+动作爱情大片了。三级和情色片好歹真刀真枪干了,我总不能把正常向的推荐给想看18+动作大片的,原因是这剧原著是这么写的,对方会觉得我脑子有病 |
我觉得重点错了,CQL为什么和其他耽改不一样,因为重点其实在第四阶段。当时剧本身可是没热度的,所有的热度起来是营销九分钟之后。九分钟当时在二区都还有一堆人说这是什么糖,明明是塑料撕逼兄弟情。你说我轧戏,我内涵你轧得比我厉害。但是就是这样还是变成了CPF的糖,没有团队的放任和引导说出来谁信啊。这个前提之下才是很多人对他被舞黄缺少同情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lovetony 于 2020-3-3 13:32 编辑 兔子讨厌吃包菜 发表于 2020-3-3 13:14 从营销的角度,如果在剧播期间的所有营销,就算是打擦边球的9分钟,都不能强硬的归到rps那里,只能说营销手法low。如果在非剧播期间宣传中心与角色无关,只与演员本身有关,内容引导性明显,那就是rps.还有一个问题在于IP版权在谁手上。如果IP在做营销的那方手上,只要符合合同签订的范围,就算剧播完,一切关于IP剧情角色的衍生营销皆属于IP营销。 至于你说特指的某剧后期演唱会,从磕CP人眼里那是rps 范围,但是这种不是原创。这种做法台湾偶像团体演偶像剧用得比较多,偶像剧火了里面的演员单个或者一起开真人演唱会,但是那时候不炒rps,那时候叫剧周边。 |
lovetony 发表于 2020-3-3 13:11 在某些人眼里,妖骚令不是电视剧。 9分钟花絮的潜台词是:来呀,腐女们,这是专门为你们而准备的。 所以腐女们为什么要用正常的对待电视剧的方式对待妖骚令相关? |
点评
作者进橘子鹅也没捞她啊,不如说鹅选择利益最大化,而迎合腐女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lz,我觉得不是鹅厂完全选择了腐女,而是这部片子的质量,本来就不可能在主流那里爆啊,九分钟出来前,大家还记得吗,热度很一般的
所以啊,主流和非主流之间,鹅厂选了非主流,选择了腐女特供,那还有啥好说的。妖骚令它不是一部剧。
回楼下,我之前没吃过瓜,如果之前有这经历,那么这部剧真正吃到红利的只有一个人,作者。其余不过是喝喝汤,如果我是制片方,我会把这个Ip价值榨到一滴不剩然后毁了
鹅一开始目标是BG和BL两手抓……剧都拍大半了爆出女主加了很多感情戏,作者带着淑芬和剧组开撕,闹到最后鹅妥协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腐女的钱好赚,但是她花1千元,你一辈子都别想脱身了。
解解,你想想吧,鹅厂在剧本上都被腐女日到妥协,鹅厂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腐女,而不是更广大的受众。
那就是人者见人,淫者见淫了。
对,这才是根源所在!
我的观点可能更凉薄… 你资本和演员不看作品不看演技,搞rps出身知道会被rps粉yy吗?你要不想给粉yy出来杀一波出来给粉丝甚至路人看吧,骚鹅可不像是想拆的,又当又立了吧。 |
点评
我承认ZB的目的是盈利,但是资本盈利也没到丧心病狂阶段,现在要么是资本老大,要么是资本无耻,你问那些投资方,投资方敢答应吗?资方有很多类,目的不一样,有的是纯粹资金投入不管事的,只看回报,有的是即投资金又要管其他的。资本不做慈善是真的,但是资本也不是大魔王好吗? 做任何营销最终落脚于赢利,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做。鹅确实骚,它放花絮,你可以骂它营销手法低劣,但是你要明白花絮之类的本身就是电视剧的一个组成,它放不放、怎么放、什么时候放它可以自己决定,也在剧本身范围内。 就cql,鹅没撕过作者和书粉、所以改剧,如果这个前提是鹅主导这个项目,新湃只是纯粹承包,那是鹅从一开始就只做打算做小众,但是,小众IP真的强大到让大平台让步么。而后期演唱会,主办方是鹅么?如果我的经验没出错,这种演唱会应该是提前就规划好了的。单就cql这部剧,所有前期都是设定好了,为了保证利益,利益参与方会用各种形式达到预期目的。 剧后演唱会并不是新鲜玩意,为爱豆偶像量身定做的剧为了维护爱豆偶像的热度,把剧粉转化成爱豆偶像粉,这算是很成熟的常规操作了。 说穿了,cql的操作是拿以前偶像男团的打造模式来了,就是变调版的F4模式。不过F4是剧红之后再来,这个是剧红不红都来。 |
迪士尼律师所 发表于 2020-3-3 13:57 我觉得是这样,rps出身被反噬活该,你正经演角色,用角色魅力吸引人,拍完立刻解绑也没这么大后患。可惜没有演技不走正道的只能靠rps了 |
我说真的,国内影响力最大的RPS六邪,那么多耽改剧,早就证明了舞RPS是会被反噬的!反正CQL敢在火中取栗引火烧身也是客观规律注定的。 另外营销只是一个手段明星和团队无辜的,搞暧昧营销RPS这些都是日韩玩剩下的,又不是没有样板在。娱乐圈一个典型的名利场怎么总觉得许多人当成是世外桃园,把明星和团队想得也太白莲花了。 |
说“不承认他们爱情为什么还要拍剧”的人,首先请去日你们家作者,是他卖了你们的白月光朱砂痣,在他在转让版权合同上签字的一刹那,他就已经移交出一切改编的权利,明确知道在影视化过程中制作团队可能对角色、故事脉络、情感进行再创作,并且认同这种合理合法的权利。所以如果你真的觉得影视改编侮辱了书,请大力的日作者,是作者猪油蒙了心为了五斗米折腰,如果他不卖,宁可饿死也不卖,点着蜡烛穿着破棉袄瑟瑟发抖给你们日更万字,你们的白月光就永远都是白月光了,就不会被别人糟蹋了。 如果觉得影视化蹭了你们淑芬的红利,那你们就不要关注啊,一个淑芬不关注,红利-1,一百个淑芬不关注,红利-100.娱乐圈所谓的骂也是热度,不给眼神让他糊才是最大的报应,不就是这样吗。说到影视化,本金庸粉哭了吗,骂了吗,我也没骂死丫头“不接受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为什么拍”吧,我骂他从来都是因为抄袭还不承认。“小笼包”“性转东方不败”“赵姨娘”本粉一个点击量都没点,一点热度没贡献,让它扑才是本粉最希望的事。 再说了,一本网络小说淑芬再多能有多少,除掉真正的世界名著,一本书有没有1万粉,那仨瓜俩枣的人,能支持起一部电视剧几千万上亿的播放量吗?一个剧再扑,一集二三百万播放量总有吧,来来来,淑芬们告诉告诉我你们是如果高效率刷播放量的?井底之蛙看着天自以为大声的呱呱“天只是和我的井口一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