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病毒可分为四种血清型,DenV-1和DenV-2病毒向来是新加坡骨痛热症主导病毒类型。2016年起,DenV-2病例所占比例较高。 然而,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DenV-3病例(47%)已经高于DenV-2病例(39%)。 进入2020年开始,每周的骨痛热症新增案例在300-400左右。 (每周累计骨痛热案例) 截至2月10日,已有114个骨痛热症集中区,其中包括秋海棠路、岗沙路、惹兰景万岸、宏茂桥10巷、和裕廊西91街。 根据数据显示,在本周里增加了369个案,平均每日增长53人。 (每日骨痛热案例增加人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感染人数几乎增长一倍,分别为1723和1057。 骨痛热症又叫做登革热,是通过黑斑蚊属的几种伊蚊传播,把滤过性病毒传染给人类。说白了,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了,就有可能会感染。症状一般为,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还有典型性的麻疹样皮疹。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2019年新加坡因患骨痛热症而死亡的人数为18人,创2017年以来新高! 迄今为止,新加坡已发现约140种蚊子,只有两个能够传播骨痛热病毒,也就是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他们主要在白天咬人,但晚上也可以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咬人。 |
最近,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出警告,本地可能再次爆发骨痛热症!而且,还是罕见的第三型病毒(DenV-3),这一类型的骨痛热症已有30年未在新加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