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极] 抢救科普,关于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旧时风月 · 发布于 2019-11-27 16:39 · 439 次阅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月宫

x
本帖最后由 旧时风月 于 2019-11-27 16:51 编辑

说在前面,本楼只涛科普,就不考虑要不要救之类的问题

问了医学专业的基友,非专业人员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怎么办(没经过培训肯定不能完全符合专业规范),先梳理一下,身边没电脑,晚点上教科书和AHA复苏指南

成人心肺复苏的顺序为C-A-B,①C(circulation)胸外按压:成人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②A(airway)开放气道
③B(breath)人工呼吸。
即成人心肺复苏的合理顺序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环境安全,不能在危险地方(比如马路上)抢救,以免二次伤害。
2.打120,马上向周围呼救(一个人抢救会累死),平卧硬板上(不能放软垫,以免影响按压效果)
3.“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 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钟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存活概率较高,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通俗的说,直接脱衣解裤带暴露胸部按压再想其他的事
4.胸外心脏按压(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两手掌重叠,十指交扣,手臂绷直,用身体的重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手掌跟不离开胸部,按压5-6厘米(很用力),约100次/分(结合上一句基本上就是不停地按),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从实际情况来说,有效的(手动划重点,达到上述要求)胸外按压最重要的一步,不会人工呼吸和电除颤也罢(非专业人员基本也不会),不停地胸外按压,所以说抢救的时候要多人接力,一个人按几分钟就没力气了。至于会不会出现肋骨骨折,只能说,没办法
共收到 16 条回复
兔兔不吃胡萝卜 · #2 · 2019-11-27 16:49:25  回复
本帖最后由 兔兔不吃胡萝卜 于 2019-11-27 16:53 编辑

曾经看到过,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强度很大,造成肋骨骨折的概率很高。在生命与肋骨骨折之间,选择生命。但是发生过患者家属事后因为肋骨骨折与救护人员的纠纷事件。所以,科普很重要,专业能力也很重要,但,同理心更重要。
明月松间照N · #3 · 2019-11-27 17:03:57  回复
收藏一个
扶摇mm · #4 · 2019-11-27 17:10:07  回复
我会打120-110
水天一色 · #5 · 2019-11-27 17:15:31  回复
心肺复苏很累的,一般最少两三个人排队轮流按的,按几分钟没力气立刻换人。按压频率,按压的深度都有要求。一般到最后胸廓很多都会变形。
芒果雪媚娘 · #6 · 2019-11-27 17:16:35  回复
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必须学会,在紧急时刻可以救命,尤其是家有老人和孩子

点评

我学了,但是没准备给外人做,怕做不好耽误事  发表于 2019-11-27 18:27
慵懒de喵 · #7 · 2019-11-27 17:18:56  回复
可能我只会疏散人群,拨打120.其他真的不会
慕雪 · #8 · 2019-11-27 17:36:18  回复
我会心肺复苏可是医生说我力量不够达不到效果,我也不敢真给人动手。
清清 · #9 · 2019-11-27 17:42:19  回复
我学过还领了个证,但是真遇上这种情况未必敢做

点评

+1,在假人身上试过,不是每下按压都能亮灯的,很难达到那个力度  发表于 2019-11-27 18:28
bunny · #10 · 2019-11-27 17:57:44  回复
心脏复苏很累 我们公司是化工企业 每个人都要考这个 真的很累
旧时风月 · #11 · 2019-11-27 18:21:28  回复
本帖最后由 旧时风月 于 2019-11-27 18:44 编辑

5.开放气道,在人工呼吸之前,清理口腔呕吐物、泥沙、水等(如果有的话),双手托颏,使耳垂-下颌角连线⊥于水平线(颈部外伤除外),这样做人工呼吸才有效果,不过没有培训过很难立即完成
6.人工呼吸
首先完成上一点,没有面罩和呼吸气囊时只能口对口,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防止气体漏出,吹完松开,按压次数:吹气次数=30:2,循环进行
7.电除颤
实名区看到了不少大城市配备了AED(微信小程序可查询),简单说说吧除颤仪。适应征: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心电监护仪
心室颤动时,首选直流电非同步除颤,双相波电除颤可以选择200J,单相波电除颤应选择360J,两个电极板的位置,左边在腋中线+锁骨下数第三根肋骨(即第四肋间),右边在胸骨右侧+锁骨下数第一根肋骨(即第二肋间),放电时旁边不能有人接触(有电),除颤后继续按压8.如果呼吸和大动脉搏动恢复,也要及时送医院,颈动脉搏动可以用手指触喉结两边约2cm
旧时风月 · #12 · 2019-11-27 19:09:43  回复
教科书,图源网络
IMG_20191127_190729.jpg IMG_20191127_190307.jpg IMG_20191127_190626.jpg IMG_20191127_190550.jpg IMG_20191127_190519.jpg
旧时风月 · #13 · 2019-11-27 20:00:42  回复

第一:调度员指导的 CPR(DA-CPR)
2019 指南更新:建议紧急调度中心提供 CPR 指导,并授权调度员为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提供此类指导。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进行 CPR。
解读:
AHA 指南中这个建议的实施,可使旁观者实施 CPR 的可能性提高 5 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将涉及多个国家/地区,惠及成千上万的患者。
实施开展的前提对调度员进行专业、规范的 CPR 培训,并对之进行授权,才能有下一步的开展。
调度员的指导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是与 2015 年指南「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 OHCA 的成人进行单纯按压式 CPR」的建议保持不变。
第二:心脏骤停中心
2019 指南更新:如果当地机构无法提供全面的心脏骤停后救治,则应采取区域化的心脏骤停后救治方法,其中包括将已复苏的患者直接送往专门的心脏骤停中心。
解读:
心脏骤停后的救治很复杂也很繁重,包括采用紧急心导管置入、TTM、血流动力学支持和神经系统专业知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至关重要。
这些干预措施关乎患者成功复苏后的最终生存质量。
如果当地救治条件不足,则将已复苏的患者直接送往提供此类支持的区域急救中心。
也就是说,己复苏的患者持续救治的合理方法,是转运到条件完善的心脏骤停中心,前提是其可行并且能够及时进行。
第三:CPR 期间高级气道的选择
2019 指南更新:对成人心脏骤停进行 CPR 期间,任何情况下均可考虑球囊面罩通气或高级气道策略。
如果使用高级气道,则在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或气管内导管放置培训机会少的情况下,声门上气道可用于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如果使用高级气道,则在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或气管内导管放置培训机会最佳的情况下,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内导管均可用于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如果由经过这些操作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医院内使用高级气道,则可以使用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内导管。
建议实施气管插管的人员经常操作或反复再培训。实施院前气管插管的 EMS 人员应提供持续质量改进计划,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并跟踪声门上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放置的总体成功率。
解读:
对于在心脏骤停期间放置高级气道的建议,前提是医师应具有初步的培训和技能、以及插入气道并确认适当位置的经验,同时对胸外按压的干扰降至最低。
因此,应根据医师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确定选择球囊面罩通气还是置入高级气道装置。
经常操作和培训是保持较高的气道管理总体成功率的重要措施,并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一部分。
这其中,在医生进行开放气道操作时,护士要继续跟进胸外按压,且医护配合要相当的默契和熟练,否则,放置高级气道期间,对胸外按压的影响和干扰,还是很大的。
第五:体外心肺复苏 (ECPR)
2019 更新:无充分证据建议心脏骤停患者常规使用 ECPR。在有熟练的医师迅速实施的情况下,如果常规 CPR 努力失败,可考虑将 ECPR 作为某些患者的抢救治疗。
解读:
ECPR 指在心脏骤停患者复苏过程中开始体外循环,目的在于解决潜在可逆性疾病的同时支持终末器官灌注。
ECPR 是复杂的干预措施,需要训练有素的团队、专业化设备和医院多学科支持。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特定患者人群使用 ECPR 后生存率得到提高,且神经系统预后良好。
尽管目前尚无证据清楚确定要选择的理想患者,但系统综述中分析的大多数研究都包括相对年轻、并发症很少的患者。
是否使用 ECPR,需要数据解决患者选择问题,并评估这种疗法的成本效益、资源分配的后果以及围绕使用 ECPR 作为复苏治疗模式的伦理问题。
2019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A-B-C 更改为 C-A-B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 CPR 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 改为 C-A-B,即 C.胸部挤压-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
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几个关键数字
1.胸外按压频率由 100 次/min,改为「至少 100 次/min」;
2.按压深度改为「至少 5 cm」;
3.按压与呼吸比不变,还是 30:2;
4.维持自主循环恢复的血氧饱和度在 94%~98%;
5.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 5s;
6.血糖超过 10 mmol/L 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7.除颤能量不变,更强调 CPR;
8.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其作用仍不可替代。

1.2019 年新版指南还对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先兆晕厥等进行了指南更新。
2.上述 2019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主要指其中有关成人心肺复苏部分内容的更新。
牛奶桃子猹 · #14 · 2019-11-28 03:43:57  回复
感谢科普
小新朵朵 · #15 · 2019-11-28 14:24:14  回复
简单粗暴地概括就是:把患者平放在硬地上,解开衣裤,俩乳头中心点用力按压30下,然后清理口腔,把头后仰,捏住鼻子口包唇用力吹两口气,然后继续按压心脏30次继续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30:2,以此循环下去直到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按压的力度与频率可以看看网上的视频,这个得亲自操作过才能掌握。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