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搬运月宫楼康熙九子夺嫡争位相关,因为评论里有不少兔子曾有过精彩的发言,我准备一起搬运过来,有人介意我连ID一起放吗?有的话私信我 PS:刚刚一不小心发到意见区了,我说半天没人回我呢,大过年的……解解们新年好呀~~~~~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7 14:29 编辑
[天地无极] 【搬运】九龙夺嫡——相关楼层回复过的兔子记得进来 ...
鹓扶
· 发布于 2019-02-04 20:12
· 412 次阅读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7 14:34 编辑 如今的月宫宫主曾经只是一只与众多兔兔一样在粉红兔窝开心跳舞的单纯兔兔,她咧着三瓣嘴低眉浅笑,一跃而起,和各路妖魔鬼怪共同戴着面具舞出了一个嘈杂却又安逸、抓挠掐打却又乐趣横生的窝。 谁知一日厄运突降,馍尊带领他的馍军一统山河,将兔窝变成了馍窝,无数兔兔被按了那些莫须有无厘头的罪名,一座监牢一块抹布葬送了兔兔们的精绝舞姿。 兔兔们在监狱里互相安慰吟唱歌咏,期盼着在狱友的支撑下度过狱生,岂料那馍尊却是个赶尽杀绝的——狱中禁止歌舞!锁了兔手兔脚!如此不安分守己,加刑!再加!!刑不够,加!!!漫漫狱生无止尽,兔兔们相顾无言泪两行,一声后会有期尚未来得及出口便惨遭四面无光的间隔。 这时候,有一只兔子挺身而出,带领众兔越狱而出,她听闻天涯阁慷慨慈悲,愿收容无家可归者妥善安置,于是投奔而去,如此,一栋高楼在天涯阁内平地而起,这只敢为人先的兔子成了小有名气的桂花楼主,兔兔们跟着桂花到了这生地,虽有几分拘谨,却又欢欣雀跃,不多时便纷纷撒开了腿脚载歌载舞。 谁曾想,那馍尊深知兔兔们的智慧可乱他天下,便买通了天涯阁监管者,又因为天涯阁尚有两分规矩,无法走明路封杀兔兔,于是派出馍军混入天涯阁与那被收买的管理者暗度陈仓追杀兔兔们,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恶念,凡是兔兔们的作品皆不留余地毁尸灭迹。 加之些许长手天涯土著亦难以忍受兔兔们自由自在的舞姿,于是与那馍军一拍即合,两相夹击。 兔兔们举目无亲,在涯叔屋檐下挣扎求存,为了振奋兔心也为了迷惑敌军,桂花发起了九龙夺嫡之大招,兔兔们在此号召下进行了四八battle以正视听。 然而好景不长,那馍军乃是乌合之众,俱是目不识丁之辈,将兔兔们的皂纷纷指作白,二五添作八一股脑焚烧殆尽,气的兔兔们兔身倒仰兔脚朝天。 桂花眼睁睁看着兔兔们在多方追杀下或蔫头耷脑或悲愤暴躁,实在于心不忍,她再一次扛起了大旗,号召有才之兔奔月建宫,一番焦头烂额的辛劳,月宫魏然而立,虽有瑕疵,却给了兔兔们一个温暖而安逸,自由而奔放的家! 桂花虽已高升,兔兔虽有新窝,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励志的过去,还记得吗,我们在阴嗖嗖的窥屏下瑟瑟发抖,在阅后即焚的抽层下战战兢兢,这些不堪回首却又不能忘怀的过往…… 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凝心聚力,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
点评
用桂花和兔兔们镇个楼,等到大家都回复后就正式搬运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7 14:32 编辑 作者:我看青山多嫵媚mo 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成年的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 大阿哥胤禔(半个八爷党,庶长子,为表忠心说要杀大哥保八爷被皇帝嫌弃) 二阿哥胤礽(太-子领袖,正宫所出,曾立为太子) 三阿哥胤祉(与大阿哥关系好,被皇帝猜忌,后主动退出) 四阿哥胤禛(四爷党领袖,太-子核心人物,太子无望后自立门户) 八阿哥胤禩(八爷党领袖) 九阿哥胤禟(八爷党) 十阿哥胤䄉(八爷党) 十三阿哥胤祥_(四爷党) 十四阿哥胤禵(八爷党推举) 康熙四十七年(并不是47岁的意思)在木兰围场,康熙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yin乱”的理由(按各种电视剧演绎,是在禁足期间yin乱)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正式开始了对于皇位的争夺。四阿哥胤禛胜出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26 20:32 编辑 我看青山多嫵媚mo 层下评论:
|
这是我自己写的: 啊啊啊啊啊啊,实名挑战1798楼,我要给我四爷反黑!!!!!@我看青山多嫵媚mo 收收你的**包吧解解!!! 一、康师傅有35子20女,其中儿子序齿者24位,年满16岁顺利活到成人的只有20位 二、胤褆是最初的夺嫡者,八爷是大阿哥党,后来胤褆倒了,八爷才上位,时间线为嫡长之争——二八之争——四八之争 三、我四爷、没有、给八九十改名!!!十爷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名字,八爷九爷是自己上奏改名成阿其那(狗)、塞思黑(讨厌鬼,真不是猪的意思,这个**包大家快吐出来)的,为的就是埋汰四爷给四爷难堪,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四爷那么狼,你敢申请我就敢批准!所以1798楼的解解不要再发四爷改名的**包啦!!!!! 四、还说我四爷弑父杀兄,我要哭了,这**包发的,你以为康师傅那么好弑的啊啊啊啊啊,九龙那么好相与的啊!真弑父杀兄上位其他龙能活生生撕了他!!!太子被康师傅圈禁咸安宫,四爷登基给他封了理密亲王谢谢,一直活的好好的到雍正二年才死的!!! 五、四爷对十四爷已经很好啦!!!知道十四爷仗亲行雷多严重吗?给康师傅奔丧回来见面不行礼,当着所有人面不承认四爷的帝位,之后更是屡屡和四爷作对,总是当着别人面顶撞四爷,我四爷好歹是个皇帝,不要面子的啊!!!!德妃护着小儿子,成了当了太后直言四爷登位不是她所愿——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吴梦想所期,然后死活不愿意搬到太后居所慈宁宫,偏心到姥姥家啦!!!! |
作者:我看青山多嫵媚mo 1关于序齿24人是我的失误,评论中已经回复 2我觉得顺序应该是为嫡长之争——大二八之争——二八之争——四八之争 3关于改名的事!这个事自古没有定论!!只有雍正的明旨为证!!用大家聪明的脑袋瓜想一下,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猪狗为了气人,当时已有军机处,折子都要经过他人几道手续才到皇帝之手,如果八八九九上书改名,军机处大臣难道不会将这事写为笑谈。 4弑父杀兄的罪名不是我安的,是说自己就是这样汉子的耿直雍正大大自己说的,说自己一生勤勉,夙夜勤政,还是不能放下身上的这座大山 5我说了四爷对一母同胞的十四爷很好了,德妃说不想四爷当皇帝(对于太后来说,两个儿子谁当皇帝差别有多大,这不是恰恰说明如果四爷当了皇帝会。。。我就明着**包了怎么样)四爷从来不是敦厚的主,主动退出的三爷,安安分分,结果四爷忌惮这个德高望重的哥哥还把他削爵惨惨惨 再说到底康师傅对四爷期望不高: 满人最重军功,崇尚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大爷八爷武功出众,四爷没有具体突出的描写,不过依照四爷的脾气想来是中庸之道,以掩野心,十四爷年龄最小,却早早放出去历练军功满身,多次被康师傅夸赞,啧啧啧其中意味 八八生母良妃,出身微贱,是康师傅从辛者库找到的。清朝的时候讲究子以母贵,八八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矮了其他兄弟一大截,反倒是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优秀,得以晋升妃位,可见我八八多么有才华,八八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八贤王”,(反倒是你的四爷,平时吃斋念佛,朝廷争斗每次都不落下,借着太子的手扶植自己势力,被很多朝臣诟病)就连叔叔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一废太子后,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八八,可见其人心所向。 八八作为阿哥党的首领人,太子党的对立面,当年应该做过不少将太子推下位子的谋划。阿哥党中,有不少的朝廷重臣相比老四,八八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师傅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猪队友的大阿哥告诉了康师傅(看到这你还要把我八八生生塞进大阿哥党吗)。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八八爵位。可以说,一废太子的时候,八八希望最大,但是终究因为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坦白的讲,在这种封建社会,胤禩试图以民主的方式成为皇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没有指望的事情。康熙五十六年,有一位重臣曾经说过:“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26 20:11 编辑 我和青山要打起来了{:2_35:} 所以没证据也要说是我四爷非要给你们八爷九爷改名吗?洗-脑包请上实锤!好歹我的说法有《清世宗实录》作证,你有啥?脑补? 他说弑父杀兄的罪名去不掉就是在承认真的弑父杀兄了?这年头背了恶名喊下冤都不行了吗?我不怕人diss四爷,他有个外号叫四姐望周知,有点祥林嫂,喜欢诉委屈到把家丑广而告之写出《大义觉迷录》,小四爷上位深觉丢脸赶紧收回了。 德妃为啥不喜四爷,因为四爷一出生就抱养给佟佳氏了,佟佳氏死后四爷的表现大概也是她心里的一根刺,康师傅是真不做人啊,把四爷抱给佟佳氏,又忌惮佟家不改玉碟,佟佳氏死后追封皇后,怕四爷身份高了威胁太子就把四爷退回给德妃了,母子两个本来就没啥感情还有了嫌隙,在十四爷表示不承认亲哥想自己当皇帝的情况下,她怎么可能站在四爷这边。 三爷安安分分吗?不见得,别忘记太子怎么下位的,这位安安分分的三爷也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九龙夺嫡有他一龙就说明他不是个省油的灯。 康师傅对四爷的期望: 前期真没有,纯粹当做太子的左膀右臂和孤臣来培养的,一点都不心疼这个儿子,后期也是真有,太子倒了,康师傅晚期朝政就是个空壳子,虚有其表,需要整顿的地方多的吓死人,能铁血不顾脸面去收拾的只有四爷。 八爷才华是真有,四爷不止一次亲口盖章的,甚至还说过八爷有些方面比他都强,为什么叫他八贤王,为什么众臣对八爷交口称赞? 因为八爷维护他们的利益啊,做错事也包庇! 康师傅纵容贪腐,晚期已经形成一个巨大利益团体,这些士族抱团兼并土地垄断工商业,八爷还护着,给不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了?康熙晚期国库都亏空到什么地步了,800万两白银!朝中大臣有几个没欠国家银子的?康师傅想要回来,又想保住晚节不在历史上留个恶名,就让儿子们去做,结果听说是这事其他人各个退避三舍,这时候你的好八爷怎么不上呢? 还不是我四爷和十三爷傻子一样冲上前,满朝文武大臣几乎得罪个光,八爷党还为这事屡屡为难嘲笑。 为君者,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八爷党的做法恰恰与之相反。 另外不止这次,是每次,你数数哪次劳心劳力的苦活脏活、费力不讨好尽得恶名的活不是我四爷和十三爷干的? 八爷登不了位除了出身的问题,最大的原因也是他太长袖善舞了,舞的被皇帝忌惮,舞的皇帝知道他上了位这缠缠绵绵的姿态救不了大清还会被缠窒息,那会儿只有和大臣们不交好反交恶的四爷才最合适。 再说十四爷,康师傅确实很宠他,前期对他是不是寄予厚望我不置评论(虽然我感觉就是宠油菜花小儿子,如果不是后来太子的事,十三爷也很宠好么,两人简直不相上下),但后期绝对没了,不然不可能在自己病重期间把他派往西北,康师傅就不怕自己一不小心嗝屁了心目中的继承人离得太远赶不回来被篡位? 你还真以为一个张明德就能扳倒一代贤王?八爷希望最大就是在说他最不可能!呼声越高康师傅越忌惮,康师傅那么宠爱太子都舍了,还舍不下一个辛者库之子? 八爷不是试图以民主的方式上位,他是试图拉拢士族联合纵横逼着康师傅传位,康师傅谁啊,斗鳌拜撤三藩,啥时候被大仗势吓退过,八爷可不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么,其实到这里八爷也就彻底败了,可惜八爷九爷不认输,还指望十四爷翻身,继续折腾,你看后来十爷没跟着折腾不就活的好好的么,虽然也被圈进,但起码衣食无忧高寿而死。 最后声明,我四爷从来不是好人,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小肚鸡肠、疑心病重我们四爷党都认,从不反驳狡辩! 补充内容 (2020-1-14 16:33): 其实有点像现在的营销号,那会儿掌实权的文人都在世家大族,寒门士子终究还是少,而且寒门出身的文人眼界和阅历有限,消息也闭塞, 补充内容 (2020-1-14 16:33): 又不像现在网络大爆炸,风吹草动都是全民知晓,就算出一个惊才绝艳的,没有靠山也是瞬间被打压的命。 补充内容 (2020-1-14 16:34): 一些迂腐文人觉得为君者要大度,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啥啥,不会考虑政治等因素,就知道抱着圣人学说约束人,四爷的缺点在他们眼里会被无限放大 补充内容 (2020-1-14 16:34): 八爷不仅暗戳戳搞小动作搅乱朝政,还动不动发誓说死全家,所以四爷才要把他逐出宗室,改封民王,被逐出宗室后为避讳自然不能用原来的姓名, 补充内容 (2020-1-14 16:35): 某八就自己改名叫阿其那,并为儿子改名为菩萨保。因为他改的名字不雅,所以宗室大臣们将老九名字改为赛思黑,过程清晰不存在前后矛盾之处!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26 20:31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26 20:34 编辑
|
作者:我看青山多嫵媚mo 跟大家分享可爱的四爷(假装切号) PS:所谓“朱批”是清朝皇帝对臣下题本和奏摺的批示,因用朱砂而得名。 康师傅 李煦在请安的奏摺中附奏了江南提督张云翼病故的讯息,说:“恭请万岁万安。窃闻提督江南全省军务臣张云翼,于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十八日,病患腰痈,医治不痊,于七月初三日巳时身故,年五十八岁,理合奏闻。”给皇帝请安的时候居然如此奏事,就有了诅咒皇帝死的意思,康师傅毕竟宽厚,没有追究,但还是在朱批中没好气地说:“尔之识几个臭字,不知哪儿去了? 雍正 台北故宫收藏了一件蔡珽的奏摺,雍正皇帝批示道“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雍正对年羹尧奏摺的批复也最有趣。 雍正二年三月十八日给年羹尧的奏摺批复中说:“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 年羹尧青海平乱成功后,雍正大喜过望,在朱批中说: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 沈廷正说:“臣自知器小才庸”,雍正批示“将己之态度一语写出如画”,你说得对,确实不怎么样 赵国麟一直谦虚自己“一得之愚”,雍正批复“朕岂有肯畀愚人以藩司之职”,你真愚的话我用你干嘛 宜兆熊写到“臣虽粉身碎骨”,雍正批“不必至此”,原文“至死以报”,雍正又批“何用如是”你烦不烦,这么矫情干嘛。 四爷每天日理万机,都是自己手批的,当臣子们忽视他辛辛苦苦写的朱批时,雍正就会大发雷霆。比如给程元章的朱批“观汝景况,朕所颁赐朱批谕旨总未过目也。昏聩错谬,何至于此!”一看你就没看我的朱批吧,真是不中用 在石云倬的朱批上说,我辛辛苦苦给你批了这么多格言就像宝贝一样,没看到你说一句感谢。我随便赏你点物件,却长篇大论来烦我,以后再也不赏你了! |
本帖最后由 鹓扶 于 2019-2-26 20:42 编辑
|
|
作者:暂时没得到回复,有回复了我会在点评里补上 豇豆红 豇豆红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是清康熙时的铜红。 釉中名贵品种之一。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这种绿色苔点 本是烧成技术上的缺陷,但在浑然一体的淡红中,掺杂点点绿 斑,反而显得幽雅清淡,柔和悦目,给人美感,引人遐思。由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烧成后呈色各异:有的在匀净的粉红色中泛着深红斑点,或者红点密集成片,有的则在浅红色中映而疏露着绿斑或色晕。因此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之美誉。 珊瑚红 珊瑚红也是一种低温 铁红釉,始于 康熙,盛于雍、乾两朝。它是将红釉吹在白釉之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珊瑚红”。雍正时釉色闪黄,乾隆时则颜色深而釉层厚。在康、雍两朝,珊瑚红曾用作底色,上面绘以 五彩或 粉彩,器物的造型、制作、彩绘都极为精细 。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它来装饰器耳。但仍以珊瑚红器物为贵。 胭脂水 胭脂水也称“金红”,清康熙年间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红粉低温釉。它是在烧成的薄胎白瓷上,施以含金万分之一、二的釉料,于彩炉中烘烤而成。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胭脂,故名“胭脂水”。胭脂水釉的器物,都为 官窑产品。它始于康熙,精于雍正、乾隆之间。 霁红 霁红创烧于 康熙后期。它是一种纯粹的深红釉,霁红的特点是釉汁凝厚;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如同桔皮。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所以得到了“霁红”这一得意的名称。霁红釉盛于康、雍、乾三代。康熙霁红用料较粗;色泽厚重,釉色不甚均匀,红色作渗透状;釉边不齐。到雍、乾时,呈色稳定,红中带黑,釉面有桔皮纹和棕眼;边釉整齐,红色无显著渗透状。 钧红 宋代的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成为钧红。钧红是最早的红釉,当时的釉料配置不够精细、准确,除了铜以外,还混杂着其他金属氧化物。因此钧红釉具有红里泛紫的色调,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红色,所以又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钧红制品中,还常出现红、兰、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钧红釉的创制,为陶瓷的装饰工艺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明代的宝石红、霁红,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及一些窑变釉的出现,都与钧红有关。 抹红 抹红亦属低温红釉,为珊瑚红的一种。它不是采用吹釉法上釉,而是刷抹釉,故称“抹红”。抹红釉层不均匀,并有刷痕,并色泽显得清丽温润。抹红出现于明代,而以清康熙时的成就最为突出。 |
点评
该贴作者天涯ID:蒲芦
今天把这个贴搞完吧……接下来应该就都是我写的了—— 哎呀今天想来说一说八爷九爷改名的前因后果 本质原因昨天涛过了,总结一下就是——不服输、朝政上不停拖后腿、背后暗戳戳搞小动作 导火索——八爷说:我要是XXXXXX就死全家(打到这里我有点憋不住想笑233333) 【抗违国家之法。其罪可胜言乎。朕以其狂妄悖乱、包藏祸心。是以令宗人府、讯问从前何得将皇考御批焚毁。允禩顿改前言。奏称因抱病昏昧、误行烧毁等语。及朕面质之。伊公然于朕前设誓云、若有虚言、一家俱死。】 四爷就觉得吧 【至于一家俱死之语。伊向日曾在朕前设此誓词。朕谕之曰。一家二字、所指者广。独不思及朕耶。今复于诸王大臣前重设前誓。明系咒诅。是允禩心中、将祖宗君上。悉行蔑弃矣。允禩既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宗姓内、岂容有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恶之人乎。】 这个想法可能会有人觉得夸张了,但是真有道理,不说别的就说我自己,我爸妈打小不允许我赌咒发誓,连说“我XXXXXX我就是小狗”都不允许,曾经说过一次被我妈打了一巴掌,问我骂谁呢 所以八爷就被逐出宗室,改封民王啦,逐出宗室后要避讳,所以不能用原来的名字,然后诸王大臣去问八爷改啥,八爷说,就叫阿其那吧 下面九爷 【允禟执迷不悟。私带多金。欲以邀结彼地之人心。于市买物件时、不论贵贱、随人索价、即行给与。又如楚宗到彼宣上□日允禟不迎不跪。且口称出家离世、种种怨望之言。我皇上仍复包涵、不行治罪。允禟自应感恩悔过。痛改前非。不意狡狯如前。诡谲益甚。又复别造字样。巧编格式。缝于骡夫衣袜之内。传递往来。竟同于敌国奸细之所为。且皇上御极以来、并未禁其书信人役之往还。允禟若果能安分守常。无邪谋异念。何以行踪隐僻。书信秘密。一至于此。诚为人心所共愤。国宪所不容。臣等为此合词参奏。仰请皇上乾断。将允禟严加治罪、以为人臣不忠不孝诡诈妄乱之戒。】 所以九爷也被逐出宗室啦,当然九爷是个滑头,改名都要膈应一下你系列 【诸王大臣等参奏。允禟改名、所拟字样。存心奸巧。殊属不法。应发令拟改。】 然后四爷觉得给你改怕是还要被膈应,于是 【至于允禟改名之事。诸王大臣议令发伊自改。若发令自改。伊必至又多奸诈。著交与诚亲王、恒亲王、酌改具奏。寻议、允禟应改为塞思黑。从之】 层下评论: |
又想到一件事,要戳破一个不管是言情还是耽美都爱用的洗脑包,关于我十三爷被圈禁养蜂道十年,吃了这个洗脑包的有吗?快醒醒,赶紧吐出来! 康熙是四十七年一废太子十三爷失宠,之后几乎十年空白,政治上没什么记录不活跃而已,加上二月河等人的YY,圈禁十年的洗脑包就一发不可收拾啦! 个人推测应该被圈禁过一段时间,毕竟那会儿康师傅气头上圈了一堆儿子,十三爷牵涉其中没道理不被圈禁,但绝对没有被长期圈禁,从他的从驿记录、康熙的朱批奏章以及其他旁敲侧击的地方来看,他还是有活动的,重大节假日也都有出席,只是被弃用,并没有被圈禁。 下面贴证据,(我其实就记得结论,其他都忘差不多了,为了楼主的号召我费尽心思考据,楼主我有没有奖励啊): 【声明】我是搬运工,证据整理者另有其人,我只是考据后改动了一点点,可以忽略不计,不感兴趣的解解请跨栏 康熙四十八年: 二月初八日-二十五日,帝巡视京畿。(二、四、七、八、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月二十六日-九月二十三日,帝往塞外避暑行猎。(二、三、七、八、十、十三、十四从,十四其实没有去成) 一废之后,康熙出巡带皇子开始实行换班制。始终被老爹栓在身边的是二、八、十三,一直没能去成的是十四。 十二月,谒陵,(二、五、七、八、十三、十五、十六从) 十二月十六日,奏请迎驾,在京3、4、5、9、10、13、14、17 所以十二月,五、十三到底去没去存疑 康熙四十九年: 二月初二日-三月初四。康熙帝往五台山。(二、三、八、十、十三、十四从) 五月初一日-九月初十。康熙帝往塞外避暑行猎。六月初一日,皇太后亦往热河。(二、四、七、八、九、十二、十五、十六从)(因为是轮班制,其实例如十三、十四也去了) 五月十三日,在京3、5、10、13、14(期间人员未变,直至五月二十八日仍是他们) 六月初一,胤祉单独一折,窃臣胤祉签约二十八日请安折内奉旨:朕亦早已想到,已有旨了,俟太后到,急遣四阿哥、5、9、12还,钦此。臣胤祉闻之感想,皇父日理万机,睿虑周详。臣胤祉请安折未到之前,皇父早已想到,即详细降旨,臣胤祉闻之,赞叹不已,且不胜喜悦。 六月初四,在京3、13、14请安折,朱批:朕体安。初三日,朕迎皇太后于花峪沟。初四日,迎于碦喇和屯。初四日,迎于热河,皇太后大喜,气色甚好,体安。遂寄尔等知会。此数日虽间着下雨,然似稍旱,京城如何?著书明奏来。 六月初十日,在京3、13、14.朱批:朕体安。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放任之,必在一处遇着他,不可不防。 六月十六日,奏报13、14于十五日起行前直行在所,在京3、4、9、10 也就是说十三他们后来还是去了 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十八日,康熙帝往遵化谒孝陵。(五、七、八、十五、十六从) 注:圣祖在热河,偶遣使回宫。王迎问起居,堕马脱胫,强自抑按,仍齐集请安,不自知其足之伤也。-------出自《八旗通志初集》P3607 这个说的该是康熙四十九年6月以后的事,而且应该是腿疾严重的时候,否则驰骋如飞的十三不致坠马。 康熙五十年: 正月二十四日-二月十三日帝巡视通州河堤(二、四、五、八、十四、十五、十六从)。 从这之后开始,至少从实录记载上,到六十一年前,已没有十三的随驾记录。当然也许因为轮班制,十三实际上也有随驾,不过因为此后的皇子请安折少到几乎没有,所以也无从知晓了。 四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二日。康熙帝陪同皇太后往热河避暑。(二、五、七、八、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从)。 五月初七,在京3、4、9、10、13,老康在朱批上说“近来更旱。发闷不得安生,有何意寄书问安好?胤祥恶疮现在如何了?近来京城内病势如何?应令停止喇嘛等祈雨。命喇嘛等在各寺诵干朱尔经。” 五十年五月初十日,老三等回折,针对五月初七的朱批,共两份,并没有回奏十三病情。猜测可能还是有第三份折子的,只是遗失了,老三未必真的会故意不回答吧? 到六月初一的,老康又问了一次。这次言简意赅“朕体安。胤祥疮如何了?” 然后就有了六月初四老三回复胤祥病情的那个折子,还有大夫诊断书,奇怪的是,所谓的附一附二两份诊治书,下面的主日期一个是五月初十,一个是六月初四,但内容其实是一摸一样的,大夫自己的折子的日期也统统是三月初一。不知道是因为编者的疏漏和错误呢,还是说老三这两次提交给他老爹的都是同一个诊治书?这都过去一两个月了,莫非就看了一次病?不至于如此敷衍吧?可惜没有更多的资料了。 六月初一,在京3、4、9、10。讨论换班去康熙处事宜。提出两种方法,其中一种为:4、13为一班,3、10为一班,我二班人谁去,立候皇父旨定,其余一班二人,来年头班随皇父前往。 朱批:皇太后既在此,则准5留此,12、14回,换4、9在雨季前速来次,3不必来,可明年来,俟朕回宫,再行明确编班降旨。之后两三日,3、10抱怨本来可以去了结果去不了,伏乞皇父仍准臣胤祉、老十赴行在所。 朱批:即照此则好,都一样啊。在京3、4、9、10(怀疑那个十三是否为老九之误,虽然十三确实是在京中,但他不是生病了么) 六月初十,奏报十六回家了。在京皇子3、4、9、10、13、16 九月份还有一个折子,此后皇子请安折子也少了 康熙五十年 管理盛京内务府佐领Tebku呈总管内务府。 准会计司咨开,内务府总管具参,奉旨: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分户,着照拔给八贝勒、九阿哥、十阿哥之数施行。钦此。钦遵,查从前八贝勒、九阿哥、十阿哥分户时,拨给盛京粮庄各一个、三佐领下丁各十户。今已从大阿哥处抽回后拨给十二阿哥盛京三佐领下人丁七户,另补给三户,外再拨给盛京粮庄一个。拨给十三阿哥之盛京三佐项下人丁,较分户时之数既无减少,自当毋庸议。此外,盛京一个粮上之地亩已分编成三个粮庄,此次仍作为一个粮庄拨给之。至补给十二阿哥之盛京粮庄一个、三佐领下人三户,札交盛京佐领补给之,等因具奏。奉旨:知道了。依议。钦此。为此咨事,等因前来。此文于去年五月送到。今年四月,十二阿哥之包衣骁骑校Syge前来承领拨给之粮庄一个及三佐领下入丁三户。现将拨给十二阿哥之一个粮庄下人口及二佐领下三户丁口数目缮具于后。〈略〉为此谨呈。 -----《黑图档》第91册,第23-26页 分户是指分得粮庄、佐领人丁等,和开府应该是两个概念,所以康熙年间,十三是否始终住在宫中仍无定论。 康熙五十一年: 少数的几份皇子请安折上,十三仍有列名。 四月二十四日-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往热河避暑、行猎 九月二十三、二十四,在京皇子3、4、7、10、13,请安折“再,往年,皇父还宫之前日,臣等往迎石槽,恭请万安。今临近皇父还宫日期,臣等仍欲往迎石槽,恭请万安,为此谨奏。 朱批:朕体安。着照去年来石槽,老七、十三不必来” 不知道是照顾七、十三腿不好,还是不高兴看见他们。 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 康熙五十六年: “十三弟朝阳居士,丁酉年春打破漆桶,以能问于不能,虚怀请示,难辞一番漏逗,援笔以应此......”(丁酉年为1717年,即康熙五十六年) 出自圆明百问,十三和四哥既然还能在一起谈禅论道,不说一定在做结党之事,至少十三本人没有被圈禁。 注:还有就是四爷的雍邸集里和十三的诗歌唱和,基本上十三都题为“奉和兄雍亲王”,可见都是作于48年后,肯定有很多是写在51年后的,只是没法确定年份了。 康熙五十七年: 胤祥委托巢可托给他推荐博学端人,作为顾问。五十七年屈复来京开诗社,被推荐三次,并以年资千金为酬。屈复每次都婉言谢绝,并作《贞女吟》,以表心志。 【贞女吟】女萝虽小草,不愿附松柏。平原赠千斤,仲连笑一掷。妾身非仲连,妾心亦非石。修竹倚天寒,织锦秉刀尺。餐英饮甘露,聊度风雨夕。细微鸿鹄志,愿终此清白。感君风云意,千金非所惜。荔枝生东粤,橘柚生南国。荔枝不知西,橘柚不知北。物性固莫移,谢君邱山力。 巢可托曾为刑部尚书,与九门提督托合齐是儿女亲家。而屈复此人可称之为明朝遗老,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他的叔父当面叱骂吴为“千古罪人”,城破被吴军所杀。直到乾隆初年,还有人因久闻屈复大名并仰慕其学问品德,特上疏推荐他应“博学鸿词”。屈复借口年老多病,坚不应征。清乾隆时,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 “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中,有蒲城屈复著《弱水集》,注明“诗中多违悖语,应请销毁”,“安徽抚院闵咨禁书二十四种”中,也有《弱水集》。这三部诗集的作者,孙枝蔚和李柏身处明末清初,以遗民身份与清廷对立,屈复辈份稍晚,生于清初的康熙七年,但都具有同样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反清情绪。 从这个事例看,十三已开始在网罗人才,拉拢人心,应该是替四爷做的,从屈复的诗歌来看,他对前来笼络他的胤祥本人也并不反感。“感”啊“谢”啊的,拒绝的主因还是民族对立朝代对立问题。 九月初二日,4、5、7、9、10、12、13、17奏谢赏鹿肉折 十一月初二日,内务府奏,“十四贝子于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具奏:去年皇父仁爱,赏赐食品等物,养育一年,今年十一月初三日满一年,皇父之恩我岂敢屡请,惟我甚年幼(晕,即使是五十年那时,十四爷你也已经二十八了好不好?),再其他阿哥内,皇父慈养四、五年者亦有。请皇父再多养育一、二年。。。。。朱批:既然现赴军中,照常上次,俟归来再奏。”-----可见即使是开府搬出宫去的有爵位的皇子,有很多人也是啃老族,吃老爹的,像十四这都已经是第九年了。 突然想起,忘记写老爹出钱给弘暾买奶妈了,不过如上所述,这大概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估计不仅十四他们,被圈禁的老大的皇孙也是康熙老爹在养着。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准会计司呈报内务府总管后来文,选取穆成额管领下扛东西之人佟周之妻为十三阿哥之子喂奶。此缺上买奶妈一名,带去银七十八两。” 康熙五十八年: 弘昼为怡亲王写的祭文和挽词中言及:"... 窃思弘昼自八岁时患病滨危(濒危),叔父赐以良药,旋即得生。皇父尝命弘昼曰:“汝命叔父所活也。汝宜呼之为父。”自此十余年间,叔父抚爱诲朂无所不周。今乃年未及艾,遽舍我而逝,此其所以悲来无极,嗟痛填膺而不能自置也。" ------ 《稽古斋全集》卷五 这段话是说弘昼八岁的时候患重病,(弘昼生于康熙五十年,八岁当为康熙五十八年)吃了十三叔的药才好, 因为十三叔救过弘昼的性命,皇父让弘昼唤其为父。正因为此,后来雍正在怡亲王丧礼上,是让弘昼来成服。 康熙五十九年: 盛京内务府粮庄档案汇编 (上册) 页304-305 “盛京包衣佐领特布库等为十三阿哥门下庄头控盛京粮庄头强占地亩一案业已查复事呈总管内务府”折 大概意思: 十三的门下刘英科(Lio ing k'o)驻在一个叫衮诺(Gun nor)的地方,却被本应该是驻在地名为博齐普(Be ci pui )的一个叫杜守举(Du soju)的人,强占了属于十三门人的衮诺德地界。于是门下的人就将这个事禀报给了十三,十三说他也不知道地界怎么分的,指示下人行文去问内务府,且命令下人,不管原分给地界的档册是否还有存档的,一定要核对原档查明各自地界,以免以后又起纷争。“前来禀报住在Be ci pu之Du soju强占其界地亩一事,业已禀告主子。我等主子(即十三阿哥胤祥)示曰:此事不明,着你等行文总管内务府,不管记录原分给地界之档册是否有存,转咨该处核对原档,查明各自地界,以免嗣后相互争赖。相应咨行你衙门后转行该管领在案。” 因为这关系到主子(也许是十三和其他阿哥?)的分地,下人们不敢决断。所以这事得呈报总管内务府,总管内务府怎么判,就怎么执行。BLABLA略 有人抢十三家的地啊,可以想见他在康熙末期的生存状态了,不过十三爷不论得志与否,办事都挺有板有眼的啊,是个很守制度讲公平的人。 康熙六十一年: 正月十八日,八阿哥女指配九公主之子,多罗格格 四月二十日,大阿哥女指配额驸班第之子,无衔 六月二十一日,十三阿哥女指配伊都立子福增格,固山格格 二月左右幸畿甸。(三、四、五、八、九、十、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从) 六十一年五月幸塞外。(三、四、五、八、九、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从) 层下评论: |
回2130L 哇,又看到八爷粉有点小激动,但是解解你真的是粉不是黑吗???我看2130楼都觉得你是个黑…… 我其实对九龙都没有恶感,大概是小说同人看多了的原因,反而都挺喜欢,自曝曾经嗑过八四,为八爷四爷写过多篇小短文,开过长篇,但由于是以正史为背景写的原创,考据太费神费时间,所以不幸的坑掉了,当然可能也有一、、懒的原因…… 所以我上面并没有太发散涛八爷,因为我也觉得以他的脑子不太可能没发现弊端(当然这方面历史上有没有记载或者佐证我不太清楚,解解有的话不妨上一下),但是对我来讲,如果发现弊端了还我行我素的话,夺嫡期间还能将就理解一下(毕竟四爷夺嫡期间就跟士族干上了,珠玉在前我最多理解他),可以说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作为小老百姓这句话说得有点亏心),夺嫡都失败了还不停扯头花拖四爷后腿阻挠新政,讲真,这样会更让人诟病的。 所以问题来了,是眼界有限还是心胸狭隘不顾大局,解解你选一个? 回2133L 前面三个我都没啥异议,但是八爷我存疑,他本人的原因都涛过了不车轱辘,其他方面最拖他后腿的因素就是良妃的出身了,辛者库是清朝最最最底层的存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罪奴发配到辛者库的,解解你只想到了康师傅的想法(只说康师傅我还真摸不清他到底对八爷有没有期望),你忘记清朝比较特殊,清朝的宗室有很大的话语权,皇帝受宗室掣肘,那些自觉出身高贵的满族大姓,你觉得有几个原因对着辛者库出来的女子俯首称臣高呼圣母皇太后的,至少我知道的也就是福全一个人支持八爷(如果是我不清楚不够了解还有其他宗室,解解科普一下可好)。 层下评论: 注:原层被抽 |
前面有解解说要戳破关于胤礽的洗脑包,然后她就忘记自己的誓言了,后面看到另一个解解提议涛太子,也没涛起来,所以作为你楼唯一的太子党,我来为我太子爷正名了,什么胆小懦弱,什么昏庸无能,怕不是活在梦里,我惊才绝艳的太子爷会用他的才华打醒你们的!!! 说胤礽之前不得不说另一位,胤礽的嫡亲兄弟——承祜,承祜才是康师傅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儿子,私以为胤礽沾了他哥哥的光。 【皇后所生长子承祜方四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康熙起居注》】 【百度百科:康熙帝次子承祜,生于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寅时,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日巳时殇。嫡后所出长子,皇太子胤礽的亲哥哥,后因幼殇不序齿,其皇二子之位恰为其弟胤礽所取代。】 康师傅夭折的子女不少,其实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十八胤祄,康熙四十七年夭折,胤礽被废也有小十八那么一点点因素吧,好了回来,死了那么多孩子历史上明确有记载康师傅感受及行动的只有承祜,独一份的爱,后面都没有那么大震动了,可能也因为承祜是嫡长子的缘故。 【(康熙十一年二月)初六日壬午。上在头堡。皇后所生长子承祜方四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是日寅时,包衣郎中多璧来奏,皇子染病,于初五日巳时卒。上"痛悼之"。辰时,含痛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笑语如常。出,谕内大臣他达曰:"朕恐太皇太后闻之伤悼,故含痛问安"。朕在此,恐诸王等闻信,前来慰朕,若至,俱令散去。"礼部郎中仲古尔代等来奏安葬皇子事宜,至太皇太后行宫。上恐太皇太后闻知,召仲古尔代等至僻静处,近前垂泪面谕安葬事宜。——《康熙起居注》】 侧面显示康师傅对这个嫡长子有多喜爱: 【(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七日癸未。……上自闻皇子信,常含痛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还则深居简出,郁闷不已。两翼内大臣、宗室、公常舒、陶色、内大臣他达、噶布喇等,大学士巴泰等,兵部尚书明珠等奏曰:“皇上闻皇子之变,每含悲痛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诚为孝思蹾肫切。但臣等见皇上自闻皇子之变,问安回时,往往郁闷,臣等不胜忧虑。皇上悲痛皇子,故是天性,第深居简出,则郁闷愈增。臣等愿皇上移跸,借境舒怀,臣等幸甚。”】 最后,康师傅正式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就是十二月十三日,承祜的生日呦~ 我是不是快变成承祜的粉了,不,拉我自己一把,时刻牢记我是太子党,我爱的是太子爷!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康师傅对我太子爷多好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知道,就来说说我太子爷的人品和才华。 *勤劳刻苦: 【在行宫御前,几案周环,皆列图书。上或翻阅书史,或书大小字,或著文及作诗赋,常至夜分,为时甚久。皇太子在傍读书,未尝先寝。――《康熙起居注》】 【皇太子复坐,侍卫捧置纸笔于案。时盛夏初伏,溽暑炎热。皇太子凝神端穆,冠服严整,仪度从容,伏案作书,持笔甚敬。――《康熙起居注》】 【于时日已正中,甚暑。皇太子不挥扇,不解衣冠,端坐无惰容。――《康熙起居注》】 *第一次见师傅们自信大方又不失谦虚恭谨: 【“皇父虑予幼稚,不知勤学,日以为念,即一字一无不躬亲详示,勤加训诲。予性不敏,于皇父睿旨虽未尽能体会,然何敢不殚心竭力从事于学?《四书》、《书》、《易》略能背读。”】 *相当尊师重教通情达理: 【皇太子令旨曰: “皇父虑予幼稚,未知勤学,日以为念,即一字一画无不躬亲详视,勤加训诲。予性不敏,于皇父睿旨虽未尽能领会,然何敢不殚心竭力从事于学?四书、《书经》、《易经》略能背读。既恭听皇父讲解,今复举行大典,设立讲员,敢不佩服《易经》蒙卦之义。况尔等皆学问渊博,品行端方,可以倚任,所以皇父著尔等为予讲官,此正予重道崇儒之日也。今特于尔等进讲时,停其行礼侍立,赐坐进讲,庶得从容讨论,便于问难,可以讲解多时。” (汤斌,尹泰,郭棻等奏)臣等恭听,不胜惶悚,遂呈奏曰:“臣等谫陋微末,学问粗疏,蒙皇太子勤学重道,孜孜不已,特加旷典,优待臣等,殊不克当。仍应行礼侍讲,以抒微悃。” 未蒙皇太子俞允,复奉令旨,谆谕臣等曰: “予意已定,实出至诚,尔等其勿固辞。”恭请皇上敕谕,令照旧例进讲。 久之,侍卫等进皇太子膳。皇太子令旨,命赐诸臣食。――《康熙起居注》】 *太子爷早期对康师傅还是很恭顺孝敬的: 【尔如此孝顺父亲,诸事挂念在心,朕亦祝尔长寿无疆,子孙同尔一样孝顺,亦如此恭敬尔。――《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皇太子允礽,累月以来昼夜在朕前守视汤药,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清实录》】 文武全才——【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清史稿》】 先说说文科,太子爷自幼聪慧好学,文不输三爷,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有《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两部书留世。 *书法: 【书法端重藏锋,俨然名帖。――《清实录》】 【皇太子书法,八体俱备,如铁画银钩,美难言尽。――《康熙起居注》】 *回答康师傅能把旁边的文盲侍从听到手舞足蹈: 【上沿途观书,每至齐家治国、裨益身心之处,及经史诸子中疑难者,上必将意义本末善为诱掖,旁引曲谕,一一启发,教之通晓。皇太子心领神会,从容奏对。言词温雅清朗,即侍从近臣不谙文义者,经天语研究讨论明晰,亦皆欣然,不自知其手舞足蹈也。――《康熙起居注》】 *其实我太子爷和讲师们之间更像是交流探讨而不是一方教一方学,他经常指出并纠正师傅们讲错的地方哒(原原文出自何处、本意主旨何在、历代哪些大家作过注解、有何著名阐述等等),所以师傅们动不动就让我太子爷先上台表演,表演完之后师傅们拿着剧本对着太子爷的表演再引申推演,还谨慎的不得了生怕被太子爷当场指出错误,我太子爷威武! 【皇太子洞彻书理,开卷即讲,毫无迟疑,毫无遗漏。虽皓首穷经之士亦不能至此。此皆皇上豫教深宫,皇太子夙夜勤学,故如此融贯耳。――《康熙起居注》】 *太子爷说《中庸》: 【“皇父言《中庸》一书,论性命(指人性和人生)精微处,无以复加。当细细玩味,温故知新,竭尽人事以合天意,方为不负所学,不可以讲完之后就忽略了。”】 *太子爷说论语: 敢问夫子之不动心——【“皇父言,孟子论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言简而理备,治世养身之道不外乎是矣。”】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予常侍父皇左右,闻皇父教诲道,最难处者小人,最难防者亦小人,一旦稍有不当,就会被他们所欺。览前代小人误国的事,皆因为上面的人信任他们的缘故。所以,要切切不忘这些。”】 PS:我太子爷是不是有点父控,果然是被康师傅带在身边惯大的,张口皇父闭口皇父…… *以汤斌为首的文武大臣(太子师)对太子的评价: 【“仰见皇上合天之行健,自强不息,于二帝、三王大大法,身体力行,以建皇储,即以翼元子。故凡学问启牖,皆纯而不杂,勤而有常,即此书体之精,亦关正心之学。我皇上天章宸翰,烂若星云,囊括众家,超轶前代。今皇太子书法,进而愈上,虽本英姿之特茂,亦征养正之渐深。从此日新又新,陶淑于宫廷之善诲。加以出阁方始,讲读益勤,自然驯造高明,同符至圣,真国家亿万年无疆之福!”】 【皇太子聪明天亶,以致学问有成——汤斌】 【皇太子乃天亶聪明,故当此髫年,学即大成。——汤斌】 【皇太子自六岁学书,至今八载,未尝一日间断。字画、端楷在欧、虞之间。――汤斌《汤子遗书》】 【青宫睿学孰敏,即法书一端亦超越前古而冠弁百王。――张英《笃素堂集钞》】 *康师傅本人对太子爷的评价也是很好的: 【皇太子允礽,久践青宫,夙标誉望,克殚诚孝,笃守恪恭。……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 讲完文讲讲武力,太子爷武不输十三爷十四爷,弓马骑射样样精通。 *康熙十八年太子爷才五岁,跟康师傅去景山,连发五箭射中一鹿四兔(噫,为啥都射兔子啊,太子爷你这样可不好!) 【上幸景山,命皇太子骑射,连发五矢,射中一鹿、四兔,圣意大悦。时太子睿龄方六岁。――《清实录》】 *康熙二十年太子爷八岁,行猎时遇到两只豹子,和他皇叔福全(对,就是支持八爷的那位)各射毙一只,给我太子爷鼓掌,临危不乱! *康熙二十一年行围途中遇到三只老虎,康师傅射死了两只虎,太子爷射死了一只虎,呦西,爱新觉罗-武松 再来说说朝政方面的才能,成人后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师傅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 【留皇太子办理朝事,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清实录》】 【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康熙帝亲征准噶尔期间给皇太子胤礽上谕选》】 【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清史纪事本末》】 值得关注的是,我太子爷还具有一定的开放眼光,对西方文化比较欣赏,外国人对太子爷的评价也很高: 【这位现年23岁的皇太子和京师里的同龄王侯一样,长相清秀,身体健壮,在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皇太子的侍臣及朝廷大臣对他都评价甚高,人们深信他日后将像他的父皇那样,成为历代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洪若翰和刘应两位神父抵达北京时,康熙皇帝正卧病在床,不能像往常那样亲自召见他们。皇太子听说这两位神父聪明练达,便召见了他们,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实际上,可以看出皇太子已经明晓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因此,和他的父皇康熙皇帝意见一致,他也认为儒教和天主教具有共通之处。――(法)白晋《康熙大帝》】 所以说我太子爷确属古今不可多得的皇帝好苗子呀,可惜了了。 最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所以纠正之前那位解解,我太子爷是死后追封的,并不是四爷登基就封王哒。 忙活了整整半天,请解解们吃正餐,赶紧吐出洗脑包! 层下评论: |
智障**:2019-01-28 11:13:23 评论 为什么承祜明明是嫡长子,而且也不是一出生就死了,可是最后却从惠妃的胤禵开始算长子啊?而且连名字都改了?后面的皇子都是以“胤”起名啊? ************************************************************************* 先纠正解解一点,禵是四爷登基后给十四爷改的名字,皇长子是胤褆,不能混淆~ 【下面先排一下康师傅儿子,其实我感觉排完就自然而然就知道原因了:】 爱新觉罗·承瑞,康师傅第一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六年九月二十日生,康熙九年五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承祜,康师傅第二子,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嫡长子,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生,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日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承庆,康师傅第三子,生母惠妃纳喇氏,康熙九年闰二月初一生,康熙十年四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康师傅第四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五生,康熙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殇,未序齿。 【这位有点特殊,唯一一个大玉儿给起的名字,据说一来是督促康熙谨记喀尔喀草原之大事,二来是希望这个曾孙子可以像土谢图赛音汗察浑多尔济一样强壮,估计大玉儿也被曾孙子一个接一个幼殇给搞怕了,所以取个吉利点的名字hhh】 爱新觉罗·胤禔,原名爱新觉罗·保清,康师傅第五子,生母惠妃纳喇氏,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生,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卒,享年六十三岁。 爱新觉罗·长华,康师傅第六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生,只活了一天,当日去世,未序齿。 爱新觉罗·胤礽,原名爱新觉罗·保成,康师傅第七子,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同时也是嫡长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卒,享年五十一岁。 爱新觉罗·长生,康师傅第八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生,康熙十六年三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万黼,康师傅第九子,生母贵人纳喇氏,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生,康熙十八年正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胤祉,康师傅第十子,生母荣妃马佳氏,序齿行三,为皇三子,康熙十六年三月生,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卒,享年五十六岁。 爱新觉罗·胤禛,康师傅第十一子,生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序齿行四,为皇四子,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生,雍正十三年五月卒,享年五十八岁。 爱新觉罗·胤禶,康师傅第十二子,生母贵人纳喇氏,康熙十八年二月二十生,康熙十九年四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胤祺,康师傅第十三子,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序齿行五,为皇五子,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生,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卒,享年五十四岁。 爱新觉罗·胤祚,康师傅第十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序齿行六,为皇六子,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生,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殇,时年六岁。 爱新觉罗·胤祐,康师傅第十五子,生母成妃戴佳氏,序齿行七,为皇七子,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生,雍正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五十一岁。 【烦了,不想排了,下面就把早殇的排一排,其他活的久的就列个名字,感兴趣可以自己查一查,或者等哪天有空了我继续排。】 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禟 爱新觉罗·胤䄉 爱新觉罗·胤䄔,康师傅第十九子,生母贵人郭络罗氏,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生,康熙二十三年六月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胤禌,康师傅第二十子,生母宜妃郭络罗氏生,序齿行十一,为皇十一子,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生,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殇,时年十一岁。 爱新觉罗·胤祹 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胤禵 爱新觉罗·胤禨,康师傅第二十四子,生母平妃赫舍里氏,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同年三月初一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胤禑 爱新觉罗·胤禄 爱新觉罗·胤礼 爱新觉罗·胤衸,康师傅第二十八子,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序齿行十八,为皇十八子,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生,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殇,时年八岁。 爱新觉罗·胤禝,康师傅第二十九子,生母高氏,康熙年间无封,雍正初年册封为皇考贵人,乾隆初年晋为皇祖襄嫔【这位老祖宗很想得开呀,宫墙深院的还没位份,唯一的孩子也去得早,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真活不到乾隆十一年】,序齿行十九,为皇十九子,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生,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殇,时年三岁。 爱新觉罗·胤祎 爱新觉罗·胤禧 爱新觉罗·胤祜 爱新觉罗·胤祁 爱新觉罗·胤秘 爱新觉罗·胤禐,康师傅第三十五子,生母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生;当日殇,未序齿。 【好了结束,序齿却早殇的我都有写岁数,看着比较直观点。】 排到这里差不多也就脉络清晰了,我一直以为从胤褆开始序齿只是因为前面几个儿子都早殇,加上早年康师傅没经验以及朝政紧张没空搞家庭关系来的,结果排下来发现后面既有其他幼殇的皇子在序齿之列,也有不在序齿之列的,那应该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于是就吭哧吭哧去找原因,然后涨姿势了。 【另一个原因:】 可能跟修玉牒有关,如果生在修玉碟前死也在修玉牒前就不序齿,生在修玉牒前死在修玉牒后就计入排行。 从顺治十八年开始每十年修一次玉碟,以胤褆为首是康熙二十年那次修玉牒定的,所以康熙二十年前夭折的都不在序齿之列,这个有点多不列举,大家可以自己往上翻看,而胤祚正好赶上了康熙二十年修玉牒,所以他有排行。 康熙二十年之后出生又死于康熙三十年再次修玉碟之前的也不在序齿之列,比如胤䄔、胤禨。 小十八胤衸进入序齿有可能是正好赶上康熙四十年修玉碟,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妈很受宠,胤衸自己也争气特别得康师傅喜欢,康师傅外出可爱带着这小儿子了。 但是小十九又因为啥呢?小十九真是个例外,生于康熙四十一年死于康熙四十三年,偏偏却被序齿了,老妈和母族好像也没啥特殊的,真心搞不懂康师傅了,难道是从小十九开始,又把活下来却早殇的儿子计入排行了?最后一个儿子出生当天就没了所以才没序齿? 懵逼,帝王心海底针啊! 下面说点好玩的,康师傅为啥以胤字为名,又为啥之后每个儿子都是礻字为旁,jdl我都要心疼康师傅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看之前起名字,承瑞、承祜、承庆,多吉利啊,可惜都没活下来,后来大玉儿可能觉得汉名还是不靠谱,满蒙的神不保佑呀,所以就有了赛音察浑这个蒙古名字,结果也没活下来嘤嘤嘤 到了第五个儿子,康师傅放弃吉利改走期望路线了,所以后来的胤褆就叫了保清,卧槽居然活下来了!开心!第六个第七个还保持这路线,长华、保成!呱唧砸招牌了,长华又没能保住! 估计康师傅也很郁闷,所以第八个超级直白,干脆叫长生了,没想到长生不但没长生,还生下来当天就没了,第九个万黼也只活了三年,康师傅是不是得自闭? 大概自闭后左思右想,还是得靠神仙啊,于是开始礻字当前!别说之后还真活下来居多。(当然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生理上达到最健康的状态了,十几岁就生孩子孩子真的不会多健康的啊……) 最后: 胤,会意字,本义为子孙相承。 礻:是“示”作偏旁的变形。“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等有关。(还有一说是带礻这个偏旁的字都含有福气的意思,这个没找到出处,就记得几年前好像看到相关资料上有说起过。) 好了结束,又花了我半天时间,果然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
等下,忘记放上两个厉害兔子的评论合集了,浅色部分是其他人的,但是已经找不到是谁的了…… 吃瓜兔2019: 我要哭了,我的四爷啊,总于要平反了,动力官僚利益,你就是皇帝也挡不住文笔如刀啊。 那会儿士族文人都掌握在八爷党手里,江南重文都知道,八爷在江南下了多大功夫啊,md康师傅时期整个江南就已经都要姓八了!!!八贤王的称号咋来的,康师傅为啥那么不稀罕他,求心里有点数 后来要整顿江南贪腐,抄了那么多贪官污吏出来,可名声也被这些江南文人败坏了。 还有国库亏空,那些大臣身家流油都不愿意还国库欠银,康师傅不做人,自己想保晚节在历史上不留恶名,就让儿子去干得罪人的事,结果一听说是这事其他儿子没一个肯干,就四爷和十三爷两个二百五冲上去,最后太子和康师傅顶不住压力功亏一篑,气哭,事情做了名声担了还失败,心疼 其实四爷除了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也是被当做孤臣来培养的,所以那些得罪人的事都是他去做,我都觉得四爷最初可能并没有想夺嫡,连自己都不怕事的可劲儿折腾,是后来太子开始不行了才动心思的 康熙开始清算太子势力时,老八才18岁左右,你的意思是老大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早在老八14,5的岁时候就看出了老八的才能然后投靠他吗? 老大迷信,这种明显的洗脑包也信?明明是康熙为了节制太子势力扶起了大阿哥党,太子倒台,大阿哥党也没必要存在,才找的理由。老四没有军工是他做为留守人员,在紫禁城辅政啊。 不这样,老大怎么下台,总要找个理由啊,康熙多牛,用老大平衡太子,太子倒台,用老三拉下老大,老三基本也废了。权利就是这么残酷,君权不容他人染指。年长的基本废了,小的没成长起来,君权就稳了。 他目的是大阿哥和太子的背后势力,索额图和明珠当时的势力很大。 主要是索额图,明珠当时已经被制衡了,他主张撤藩后得罪了一堆人,结果康师傅还没有对他庇护,索额图又有点莽撞,还是大阿哥自己立不住,枉费了明珠和他母妃还有母族的大把努力 一开始康熙可能就是想要老大,太子整合官场势力。所以,他一方面看重太子,又抬起老大。结果,后面玩脱了,老大,太子来真的,背后势力又推着他们厮杀。没办法,为了稳定,康熙只好牺牲他们两。 为了君权稳定,儿子也能牺牲。老八很有才华,但他致命的是,他以为的人心就可以上位,可君权制度,君心最重要。之后的四八之争输就输在太的人心,威胁到了康熙。 老八太天真,他觉得得人心得天下,殊不知他引以为傲的就是为君者最忌惮的,所以老八适合做贤臣不适合为君 康熙最属意的是太子,四是按照孤臣培养的,一些讨人厌的事就让他去做,哪知道后来玩脱了。八他上位基本很难,他为了笼络人心,不顾国家利益,国库不丰,江南盐税去了哪?康熙心里能不清楚? 四的公心重一点,八私心重一点。 这句评价让我想到小四,也是个处处学康熙,却处处不如的货,比八都差远了。 玉树拒绝蒹葭: 四爷不算小心眼,不过是想为自己平冤而已。一个真正小心眼的人是没法做到他成就的功绩的。只是他作为一个君王,大众已经不用平常的心态和标准来评价他。实际上我觉得八爷和九爷才是真小心眼。自己败了也要恶心老四。还为了满足自己那一点不甘心霍乱国家。真真小心眼。 所以所谓贤明也不过是士绅贵族因为得利的回报,然后文人一部分趋炎附势,一部分只看表面繁华的虚荣罢了。所以说做事实的不如会卖乖的。老四心高。心大,不拘泥这些,这是他失策的地方。 这个不算小心眼,帝王心术而已。任何一个时代,哪怕就是现在权利也是需要集中的。因为权利不集中是没有办法行事的。所以帝王也好,上位者也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并不全是利己。也是从时态出发,必须这样。要不然你做个决定总有一个势均力敌的来反对,你什么都不用玩了。 如果用平常人的心态来看,你就觉得正常了。一个人的本性,如果小心眼不论大小事都会小心眼。他不可能因为面对不同的事情就完全变了一个人的。好人就不可能彻底变坏,坏人就不会彻底变好所以我们才说装的了一时,装不了一世。老四一直以来只是一个比较自我决断的人,不掣肘与人、事。 这是人的通病,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好,人们对他越严苛,一个人越混蛋,对他越宽容。 八爷就是太自信自己的名望,对于像康师傅这种强势的人,你表现得过于优秀会让他不安。老四就很聪明,韬光养晦,你要我作为的时候我有功绩,你需要我平淡的时候我可以种田养菊,以不争为争又未雨绸缪。聪明人。他几乎是选了跟老八完全相反的路,一个是民心,一个是圣心。他看的比老八透。 老八有点沽名钓誉。之前老板的《雍正王朝》里有句台词是康师傅评价老八:处处学朕,又处处学不像(大概意思)。我觉得挺对的,他太看重自己的名声了,这样的人无法公正。 其实清朝真正冤枉的是老四,几乎是给累死的,还留了个骂名。九子夺嫡他赢其实是正常的。这人身在局外,心在局中。洞察世事,又有魄力有手腕有能力,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聪明人。我喜欢。 他为了体现自己的完美而维护世族利益,这是动了国家根本。康师傅怎么说都是君王,他看待问题是从上而下的,就凭这一点康师傅这种算明君的都不会让他上位。 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八爷败了,他若登基,之后的表现无从得知,所以历史上他留下的永远是维护文人集团,忽略百姓。就政敌老四对他的评价看,八爷绝对不差,也许会比老四手段柔和点,但绝对不是昏君挂 不管他后面表现如何,作为君主这是大忌。人的本性是不会大改的,他这样行事就意味着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无法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样肯定成不了明君。乱世用重典,老四的手段你觉得狠,但是不狠掣肘太多,无法成事,所以他重用田文镜这类的不是没道理。 这个倒是,毕竟康麻子晚年太乱了,的确要个铁腕君主,但老四太绝了,基本不给活路,八爷成也贤败也贤,一生他都过得太圆,也不得不如此,毕竟他天生就有巨大的缺陷 这下应该没有啥要补充的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