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全部转载自知乎同名问题下的回答
[天地无极] 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得出了哪些荒谬结论 ...
Alexia
· 发布于 2019-11-08 23:10
· 629 次阅读
我来举一个大咖吧,很著名的耶鲁大学宇文所安,就是娶了田晓菲那个外国汉学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初唐诗》和《盛唐诗》。其实写的很不错很不错了,绝大多数的解释都算合格,而且有许多地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野,比如对京城诗人和地方诗人的分类。但即便是这样一个非常牛逼的汉学家,在他的最好的著作里,依然有我这样外行都能一眼看出来的错误。 比如说他对沈佺期《入鬼门关》的解释,“昔传瘴江路,今至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他对“土地无人老”的解释是,“第三句不无黑色幽默地巧用了把风景区看成仙境的惯例。在仙境里,隐士由于避免了官场生活的纷争而‘不老’。在南方也是‘无人老’,但却是出于不同的原因。” 但这里并没有任何黑色幽默的意思,和仙境也没有任何关系,是非常沉痛地描述一个事实,这地方的人寿命太短,根本来不及老就死了,与太史公所说的“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情况是一脉相承的。只有这样对瘴疠和湿热沉痛的畏惧,才能与后文“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那种被流放的痛苦和心伤相契合。 其实我有时候读这种外国汉学家写的书,就在想一个问题,即便是外国最好的汉学家,即便是中华文明没有断层,即便是现在文化交流这么方便,最后也会出现各种根本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那对那些已经断掉的文明来说,我们现在凭着一些一鳞半爪的资料对他们进行解释,真的是犹如盲人摸象一般。我们还可以为自己的文明正名和辩解,那些已死的文明,就只能由着人任意涂抹了。 |
[img]blob:https://www.yuegongyutu.com/7f9fdf75-4ec5-49e0-8301-8d0915d29b63[/img] 中新网12月10日电在学术界享负盛名的德国马普研究院 (MaxPlanckInstitute),为配合其刊物《马普研究院期刊》的中国专题,把五行看似是诗句的中文字印成封面,想让读者一看便知内里乾坤, 但这几行中文字来自色情场所的传单,令中国读者不满。事件曝光后,该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尴尬不已,研究院亦深表遗憾。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出问题的是《马普研究院期刊》(MaxPlanckForschung)2008年第三期封面,红色封面上印着五行中文字句:“重金礼聘长驻日场,KK加美主任亲率青春玉女,仪态万千北方佳丽,身材惹火住家少妇,风骚迷人即日登场。 |
宫崎市定《中国史》的西周部分,可谓是“西周抹杀论”了。。。 大意是说:武王伐纣和平王东迁其实是一回事,在公元前770年左右,周人东迁灭了商朝,然后与东方部族确定了主从关系。所以东方诸侯和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关系全部是春秋战国编造出来的。西周大分封不存在,《史记》诸侯世家的西周部分不可信。 奇文共欣赏: 我认为这是后来编造的,不外乎是将从东周初期开始的周与诸国的同盟关系表现为亲戚关系。这种将国际关系置换为亲戚关系的思维方式似乎是中国独有的,宋代也将与辽的盟约作为兄弟关系,接下来南宋与金之间则定为叔侄关系。在东周之初,与周关系最亲密的是距离最近的郑国,因而在这一同盟中将郑的祖先定为幽王的叔父,这应是最为古老的吧。随后周与卫国建立了同盟,便将其祖拟为武王之弟。接着,鲁被当作武王弟弟周公之子伯禽所建之国,接下来晋国强大后周受其保护,因而将晋作为成王之弟所建之国。如果对方是异姓的国家,比如齐,在桓公成为霸主后,其祖先太公望是文王、武王之师这种算不上系谱的系谱也被编造出来了。 …… 归根到底,我认为不论是周武王灭殷建周,还是幽王灭于西方,以及其子平王东迁洛邑,都不过是传说。但我相信这些传说有一个核心的史实,那就是一场历时多年的民族移动,即周民族在今天的陕西一带受到异民族的压迫,被排挤到东方,又征服了原住的殷系统的都市国家。殷被灭的年代,可以推测为所谓周室东迁的公元前 770 年前后。我还怀疑武王平定东方并将亲属分封到各地建国的说法。我认为,这是在周民族建立的都市国家中出现较为强大的都市,并形成同盟关系后编造的系谱,与希腊诸神的系谱异曲同工。 ——《宫崎市定中国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这部作品原著是1978年写成的,当时甲骨文、金文研究已经很丰富了。然而人家就是我没看见我没看见,利簋、天亡簋、何尊、令彝、克罍、克盉、大盂鼎、宜侯夨簋……全给吃了。 |
陆克文(Kevin Rudd),两度澳大利亚总理。学过中文,会说中国话,是澳国有名的“中国通”。 当初,他学中文时,老师结合他的英文名字和谐音,取名“陆克文”。 这个名字,和他的英文名发音上几乎一样。个人认为,是个挺好的名字。 然而,多年后,此人在演讲中说:克----克服,against、conquer。 文----文化、文学,civilization、literature。 所以,他认为他的老师给他取的名字的意思是:against civilization (反文明)或conquer literature。 |
明月松间照N 发表于 2019-11-9 08:14 我很同意你说的在研究另一国文化时总会有个人文化背景思维定势的局限。我说的傲慢是指前面解解的结论,认为我们能理解其他文化而其他文化理解不了我们,或我们文明更加高维度。因为这个结论太大指向太单一,想要证明A比B好,就要对A和B都要非常了解并且有论证A为什么比B好的过程。哈哈可惜毕业太久啦,不能拿这个问题去问研究中国历史/欧洲历史/中西文化对比的教授们,他们的答案会很有意思吧… |
点评
是的,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太深了,确实要看专业的研究成果才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