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极] 《弟子规》大部分是糟粕

红瓷绿瓦玉如天 · 发布于 2019-10-29 16:44 · 578 次阅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月宫

x
终于有公共平台说这个了。

无标1.png


共收到 41 条回复
匿名 · #2 · 2019-10-29 16:50:13  回复
弟子规本来就是一大堆糟粕

点评

然后一堆的人当成国学去学去背……说不好就说你抵制传统文化,也不想想,打一开始我们就说是要批判吸收传统文化的。  发表于 2019-10-29 16:51
bdcwxyqy · #3 · 2019-10-29 16:52:13  回复
我们食堂天天滚屏弟子规

点评

还学着啊  发表于 2019-10-29 17:03
匿名 · #4 · 2019-10-29 16:53:43  回复
里面充满了愚孝奴性

点评

适合古代,不适合现代  发表于 2019-10-29 16:56
若水依依 · #5 · 2019-10-29 16:55:46  回复
以前专门学过背过,现在几乎都忘了
清清 · #6 · 2019-10-29 16:55:53  回复
很多内容不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和观念了,一股脑照搬不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coralpip · #7 · 2019-10-29 16:56:07  回复
弟子规也不知道是谁捧起来的。其实国学,一般是从三百千教起。弟子规感觉更像是教育机构迎合家长的需求故意营销出来的。

点评

清朝为奴化百姓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30 01:35
泼墨画山水 · #8 · 2019-10-29 16:57:29  回复
我其实更喜欢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个,感觉更好一点,但是小学规定必学的只有弟子规和三字经,我到了初中才接触到千字文

点评

坐标四川,我实习的那所学校学生3年级到6年级背诵千字文!真的不理解就背诵全文加翻译!  发表于 2019-10-29 19:06
+1,千字文好评!  发表于 2019-10-29 17:52
我三年级的时候还参加了我们乡镇的背诵比赛,拿了个二等奖,哈哈哈,我们那一年背的是三字经  发表于 2019-10-29 17:06
对啊,地标河南,我们那里小学必背弟子规和三字经,大概二三四年级还会有背诵比赛,抽其中的篇章背诵,有时候抽三字经里的,有时候是弟子规里的   发表于 2019-10-29 17:05
居然小学必背!!!!  发表于 2019-10-29 17:03
泼墨画山水 · #9 · 2019-10-29 17:03:16  回复
声律启蒙也是很好的启蒙教材,可惜不大规模投入使用
是个鸡蛋 · #10 · 2019-10-29 17:04:35  回复
背古诗词还是要背的,通音律,提高写文章的能力,有时候就是这样熟悉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有感触了才能修身养性。不背诵,以后想学看不懂,更不想学了,恶循环。
猫爪要回归 · #11 · 2019-10-29 17:05:08  回复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青城山下老农民 · #12 · 2019-10-29 17:07:32  回复
埋儿葬母这个故事,真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点评

笔误  发表于 2019-10-30 09:17
额,是埋儿奉母啊解解  发表于 2019-10-29 17:52
越之山水 · #13 · 2019-10-29 17:10:09  回复
我喜欢声律启蒙

点评

我也喜欢,朗朗上口,又很有意思,经典永流传里被安利到了  发表于 2019-10-29 17:14
wendy1955 · #14 · 2019-10-29 17:46:45  回复
早就这么觉得了
持久骡zephil · #15 · 2019-10-29 17:54:56  回复
文化糟粕和高考古诗文背诵有什么关系???

君不见“琵琶行”好多人都看不懂。

点评

但是和高考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9-10-29 18:00
亲,他的重点是扬弃哇,不要一股脑都塞给娃,哪怕是孟子,大学,中庸里,也有不适合的。另外,他反对的应该是纯背诵  发表于 2019-10-29 17:58
玉兔爱吃苗 · #16 · 2019-10-29 18:11:06  回复
对曾经的语文教师的本兔来说,背诵经典古籍是一个“明来处,知去处”的过程。
就像种子需要土壤来孕育,千年沉睡的莲花也会在某个夏日羞怯怯地伸出枝芽儿。经典古籍就像一颗种子种在国人的血脉中,在某个特定的瞬间绽放,获得精神的满足。
举个例子,独自一人离家打拼,在某个秋风萧瑟加班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轮明月,心里能够蹦出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一瞬间,就横跨了千年的时光。
至于说小朋友需不需要背古籍,什么时候背,背什么,我的看法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有些天赋真的是很玄妙的。
快乐小野兔 · #17 · 2019-10-29 18:17:22  回复
小孩子学文学名著都要大人引导,古代文学都有精华和糟粕,包括红楼梦等名著,不能一棍子打死。弟子规中更多教孩子做人道理。看古代文学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定要正确引导。
yuemoonqd · #18 · 2019-10-29 18:36:02  回复
别说古代文学都有精华和糟粕,就是现代文学,就不需要辩证的去看了吗,宣扬暴力色情的比比皆是。读书难道不思考吗
红瓷绿瓦玉如天 · #19 · 2019-10-29 19:09:33  回复
看了坛友的讨论,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偏激了,不过,不知道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于糟粕含量较多的文化,该如何解决呢?
摸摸兔毛 · #20 · 2019-10-29 19:30:52  回复
文章觉得部分古诗文作品有糟粕,需要放弃这种糟粕,这个没问题,但是后面反对背诵的话我非常不认同。
小时候的背诵是可以一直跟随人到大的,长大了我们就明白诗中的含义了。
但是等孩子长大了再背诵,一来没有时间二来记忆力大不如以前,孩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阶段。
说什么诗文不要背要理解读懂,全是鬼话,看完了真真正正有印象能有几首?
大多数人当时过去了就忘记了,都没有背诵来的有用。
护瓜使者闰土 · #21 · 2019-10-29 21:00:44  回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国学老教授都说,这些传统文化大部分上都是糟粕,只有用现代的眼光去提炼才能有用。
兔兔辣么可爱 · #22 · 2019-10-29 21:13:04  回复
想了半天,我突然发现我竟然没读过更没背过弟子规,从小到大被要求背诵的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和唐诗三百首。
guac-4 · #23 · 2019-10-29 21:44:44  回复
从小到大没接触过这个
guihua · #24 · 2019-10-30 01:35:47  回复
coralpip 发表于 2019-10-29 16:56
弟子规也不知道是谁捧起来的。其实国学,一般是从三百千教起。弟子规感觉更像是教育机构迎合家长的需求故意 ...

清朝为奴化百姓写的
月疏影离 · #25 · 2019-10-30 09:33:25  回复
作品依托时代,需要辩证的去看待。不应该奉为圭臬也不该一棍子打死。弟子规愚孝那部分确实应该批判,但里面也不乏有益的人生经验和处事名言。比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趁家”这类的人生劝谏我就觉着很好,但小孩子读这种文章必须做好引导。所以更应该聚焦的是市面上的各种良莠不齐的国学培训机构,避免误人子弟。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