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旦是戏剧旦行的分支[1],有别于正旦(青衣),即未出阁的闺女少女,或大家闺秀亦或小家碧玉形象,如京剧《红娘》中的崔莺莺,多是性格内向、腼腆,如京剧“荀(慧生)派”戏《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尽管多由“梅(兰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归入闺门旦中。在越剧中,闺门旦主要扮演官宦人家的小姐,比如《梁祝》中的祝英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淮剧《恩仇记》的卜小姐、《柜中缘》中的玉莲天真俏皮活泼典型的小家碧玉形象;昆曲《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都是典型的闺门旦。 |
闺门旦 [guī mén dàn]
当时新版红楼梦出来的时候,因为用了很多昆曲元素有很多非议,但我我那时红楼里真的挺喜欢李沁的,虽然整体演员给的妆容很淡而且她其实跟薛宝钗并不太相符,但依然是掩不住的灵动,当时我还很喜欢她的嘴巴,弯弯的,似笑非笑,一举一动很是有名门闺秀的样子。而且因为喜欢她,所以知道她是昆曲出身,虽然我不大懂昆曲但知道昆曲算是比较高雅的艺术吧,当时就想,她以后在女演员中肯定会受益于昆曲赋予她的独特的气质从而出类拔萃,我是很看好她的。但是后来怎么说吧,不知道是接戏的问题还是演戏的问题,真的就是可能进娱乐圈打拼久了,浸染久了,那种灵动慢慢消失了,真是挺惋惜的。 |
李沁这个因为她是昆曲出生所以对她印象很好,但不知道背后的一些事情,原来做过背信弃义的事情,这些年不温不火果然是有原因的。 演了戏不回剧团的还有一个《梅兰芳》的余少群。搞笑的是他进娱乐圈接受采访时候说他因不是浙江人所以进了剧团听不懂方言,导致越剧唱不好,感觉非常孤立。意思好像是剧团没有重点培养他所以他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进娱乐圈。当时就觉得这人好恶心,戏剧培养了你,让你有机会进入娱乐圈,而你回头就这么说剧团,甚至非常不尊重曾经自己的职业。 演了影视剧还回剧团的就我知道是演《荀慧生》的演员,演完戏回了浙江越剧团,现在看来不为娱乐圈名利所蒙蔽真的非常难得,值得人尊敬。 何赛飞的情况不一样,当时处于百花争鸣和戏少的小百花,同时也是一种契机进入娱乐圈的。但她从来都是尊重原来职业的,甚至还经常上节目宣传。现在听说和之前剧团的姐妹一起在杭州创办了越剧社团来着。 其实不管你是回去还是不回,不忘初心才是最重要,值得人尊重的。 |
知道她是唱昆区的,居然还有这个内情。 |
琪呀琪呀 发表于 2019-9-24 22:22 排你,我当年非常喜欢她在新红里说话的腔调,后面知道她是学昆曲出身,特别拉好感。但是现在看她的一些采访,她说话就已经没有那种腔调了,确实挺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