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花木兰虽然在内容上只是披着中国文化皮的西方骑士故事,虽然把北朝的花木兰放进了福建的土楼里,虽然……,但是还是还原了隋唐时期的妆容造型的。 那我就不开心了,今天就来说这个虽然但是的妆容是不是真的符合历史真实。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关键词,额黄和花黄。 木兰诗中有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于是花木兰在额头上傅了黄粉贴了花贴,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颇有点辣眼睛的额黄妆。 在此,我不得不说一句,如果这段内容在片中不是恶搞的话,那么这个妆画得是隔空跨越了时代的大错特错。 所谓额黄妆,始于南北朝时代,此时无论南北都盛行佛教,于是有女子效仿佛像金装将额头染黄,以示心向佛法之意。后来这种装饰流传开来,变成了一种流行妆面。 然而流行总是变化的很快的,到了后来,额黄妆的单一不再能够满足古代女士们对美的追求,于是以黄粉在额头画出花叶造型的妆面渐渐代替了单一的以黄粉涂满整个额头。后来为了简便和精致,又开始使用黄纸剪出各种造型贴在额头,再后来又加入了各种颜色。 于是,花黄就诞生了。 所以,花黄是由额黄发展而来的一种额饰,而不是只花贴和额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以花黄装饰额头后是不会再以黄粉涂额头的。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面靥和斜红 面靥和斜红在预告片里主要出现在郑佩佩饰演的媒婆身上,然而,还是错了。主要错在颜色和位置 什么是面靥,即我们经常在唐代影视剧里看到的,仿如酒窝的两点。面靥原为宫中女子“不方便”时做的一点小标记,后来传出宫外成为一种流行妆面。 斜红顾名思义,为脸颊上斜画的一抹红,位置大约在眼角边颧骨上。初为一妃子脸上受伤后敷药所形成的伤口,后来反而讨了当时皇帝欢喜,于是上行下效流传开来。 面靥和斜红往往配对出现,而且只为红色。 下面图一为古画中的额黄妆,图二为网上找到的复原妆面(侵删),图三图四为花黄(网络图侵删),图五为花木兰剧照,图六为古代陶俑上的面靥和斜红,图七为花木兰剧照 p.s.此楼只讨论妆容,不发散演员及其他 |
吃了一天的瓜了,看到很多人在讨论。
[天地无极] 额黄、花黄及面靥和斜红
coralpip
· 发布于 2019-07-08 15:29
· 771 次阅读
妆容是这样,但是弄得不好看呀,我看了挺多复原的妆容照片的没这么emmmm,仔细看人家腮红是上眼的,也就是眼影也画了,而且过渡没这么生硬,晕染很有层次的 |
点评
花黄妆和额黄妆不该同时出现,这是同一个妆容的不同演变阶段。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穿着宋朝的里衣和明朝的褂子
老电影里面的图 |
点评
这个好看
这个是好看的啊
这个好看!
这个复原的好。
这种还可以,天仙那个妆太丑了
我就说嘛正宗的古代妆容怎么可能那个丫子,太别扭了,这几张好看且不说,关键是舒服多了
妆虽然奇怪,但画出来还是美人啊!花木兰画的那是什么鬼
胡导的水平!那是相当的高!
最后这张妆面好复原
郑佩佩的这个妆让我想起来了她,红皇后,大概是迪士尼的另类风格吧。其实魏晋朝是有一种往脸上敷粉的传统,尤其是世家子弟,徐克的梁祝里杨采妮新娘妆就很明显,画的跟鬼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