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八佰》片方消息,原定于6月15日晚进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八佰》的放映,因技术原因取消。 战争题材《八佰》由管虎执导,欧豪、张译、姜武、王千源等出演,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的故事,预计于7月5日正式上映。 #上海国际电影节取消电影八佰放映#
[天地无极] 上海国际电影节取消电影八佰放映
2323197
· 发布于 2019-06-15 10:12
· 466 次阅读
静听风语 发表于 2019-6-15 10:23 估计有些演员也看不到全部的剧本细节,可能刚开始就是 一个大纲之类的,也有些是不懂,还有一些就是故意要夹带私货 |
你们没看过历史背景科普,这电影的真实背景就是一个果党的扯皮式逃跑长片,果党上头让两个军守上海,其他人逃跑。守上海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凄惨氛围,好向国际社会(主要美国)卖惨要资源援助。结果谁也不愿意做炮灰,所以接到这个守城命令的将军,把两个军变成了一个军让另一个军撤退,接着留下那一个军的军长也想跑,就把一个军的人数减少到了1500,带着其他人跑了,因为人太少,守上海市,变成了守上海几个地方,然而那1500人的头儿,仍然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跑,就留下800人,守一个地方四行仓库,带着其余人跑了,大概是因为这800人也争相恐后的跑吧,所以最后真实留下来的只有400人左右,不知道战斗了多久,反正受伤的加战死的一共就十几个,能有多悲壮?兔子要是鬼子打来了,都守不住上海跑了,就留几百人守个仓库做做样子,要被骂死了 №64 ☆☆☆= =|8cb8aca3于2019-06-14 19:52:42留言☆☆☆ wjby 活该赔死 |
点评
简直不敢相信这也敢拍
@辟谣知真相 【也谈电影《八佰》】电影描写的上海四行仓库之战,主要是一场政治表演。与淞沪会战其他战斗相比,激烈程度低很多。 当初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大肆宣传?因为国府是把此事当作上海惨败、首都沦陷后的一块遮羞布。 而谢晋元部也是因为背靠洋租界,日军害怕误伤洋人等原因,才打得这么轻松。——战争中利用有利条件很正常,但要作为政治宣传,利用洋人这一点能不提就不必提了,可惜这一点估计回避不了。 打了四天,谢晋元部最终阵亡9人,伤28人,阵亡率2%。余下376人缴械退入洋租界后,与租界民团发生冲突,反而伤亡111人。可叹!最后“800壮士”中还出了4个汉奸,杀害了谢晋元。可恨!团附谢晋元中校被追授陆军少将。 当年国府宣传是事出有因,而今大陆为何要拍片宣传呢?因为有卖点。这类卖点的出现,不能不说和大陆整个舆论环境”病态化狂热“宣传国军抗战有关。 其他且不说,我们就看看教育大陆一代代年轻人的大陆历史教科书。——大陆历史教科书关于国军抗战篇幅,是台湾教材的10倍! 大陆中学历史教科书,写国军正面战场14页,共军敌后战场12页; 介绍国军会战、战役9个,共军2个; 写国军将帅13人,共军只有彭德怀一个。 大段篇幅写蒋,一个字没提毛。 国军牺牲团级军官提到两个,一字没提共军左权将军。 而台湾无论哪个版本,国军正面战场篇幅都不到大陆版零头(一般只有1-2页)。而共军敌后战场,一个字也无! 网友@鲍迪克 归纳对比后说:“学完大陆中学历史,你不知道论持久战作者和八路军总指挥是谁……”这话从他刚初中毕业的女儿那里得到了验证!学完了中学历史,除了一个彭德怀,其他八路军的领导人竟然一个也说不上来。 大陆有如此的历史教科书,自然会培养出那么多的国粉(有些国粉还信口雌黄说“大陆教材不宣传国军抗战”),自然就有了卖点和市场。 个人觉得相当部分网民对共产党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作用不够了解。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确依靠国军。八路军才几万人,只能配合国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但共产党在抗战初期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往往被忽视,那就是——迫使蒋介石政府不能投降,只能抗战。 例如:抗战初,德国在中日之间“调停”。1937年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致柏林德国外交部密电:“蒋介石告诉我,假如国民政府同意日本的要求,国民政府就会被舆论浪潮所冲倒。中国会发生革命。”“结果就是共产党将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到抗战后期呢?国军方面:“到1944年,让重庆政府残存而不将其摧毁,已成为日本的目标。”——美国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十一章。 “日本与重庆之间暂时处于战争状态,却有能够共存的性质。但是,日本与共产党势力之间则是不容许共存的。攻占重庆后,中国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估计,攻占重庆就只不过是极端危险的投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二章。 八路军方面:1944年1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交战15000次中,和共军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共军。我方所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尸中,共军约占半数。但七万四千俘虏中,共军所占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共军交战意识的显著昂扬”。 ——官方说共军抗战后期“对抗约60%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结合日方材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国军抗战战役大多数都是败仗。正如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所言“日军能攻占任何他们想要的目标。倘若没占领某地,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要。“ 而国粉宣传国军抗战,不是宣传是否达到战役目的,而是“比惨”“卖惨”。谁地盘丢得多,谁人死得多,谁惨谁就是“英雄”。 不可否认,尽管国军高级军官乃至蒋介石的指挥统帅能力受人诟病,但国军低层士兵还是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迹的,可蒋介石国民政府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 ——抗战期间,国军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国光勋章”2人,蒋介石和傅作义。 宋美龄等170人获“青天白日勋章”。其中将校以上文武官员占96.5%,将军及省部级以上官员又占83.7%。 将官以上136人,占80%;校官20人,占11.7%;其他9人,占5.2%;尉官3人,占1.7%;军士2人,占1.1%;普通士兵,为0。 而共军呢?抗日期间获得最高荣誉获“英模”称号的183人,除4名营团职干部外,其余97.8%都是基层指战员、民兵和抗日民众。如“爆破大王”马立训,掩护群众突围的王殿元十烈士等。 但不管怎么说,四行仓库这一战是真实发生过的,如果《八佰》有一些艺术夸张也可理解。总比@中国国家话剧院 以国军“八百壮士集体跳黄河”这一虚构的、连国军自己都不承认的“事迹”,来打造原创大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要靠谱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