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小钢炮那个。 |
[天地无极] 《唐山大地震》的剧情算糟粕吗?
写某人
· 发布于 2022-06-12 12:27
· 506 次阅读
一开头剩一个西红柿那里就重男轻女很明显了 |
其实我一直觉得在唐山大地震这个背景下去讨论重男轻女的问题,其实是把这个问题弱化了。一块板子下面压了两个孩子,撬开的话一个活一个死,这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必须的选择,就是母亲必须决定哪个孩子去死。所以片子里母亲犹豫再犹豫,直到别人催促说你不选我们要先去救别人了(这样就一个都保不住),于是她选择了自己更爱的那个孩子。父母更爱某个可以有很多理由,性别,性格或者其他。如果要表达因为性别的差异造就的选择,这个背景就显得非常弱,甚至不如一开始的那个番茄,因为明明可以切一半的情况下,母亲毫不犹豫的告诉女儿应该让给弟弟。然后又删掉了女孩被养父性侵的内容,让她二十年寄人篱下又随时处在危险中的生活变成了一种“作”。于是二十年后她再见苍老的母亲和失去一条手臂的弟弟的场面就成了这样。 一边是衣着鲜亮的女主,看起来年轻靓丽,事业有成,她唯一的困扰是养母的毫无道理的敌视,但是这个家庭仍然把她培养成了一个“精英阶级”,另一边是苍老的满头白发的母亲,在地震中失去手臂成了残疾人的弟弟,朴素的衣着,憨厚的脸庞,诉说着二十年来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人悔恨。于是作为观众自然得到这样的印象,母亲的出于无奈的选择,给女儿带来了什么呢,除了伤心似乎再无损失,甚至她得到了原本不会有的一些东西(新家庭的培养),反观另一边,救回来的儿子成了残疾,生活水平明显不如女主。于是至此电影有且仅有一个走向选择。那就是女主必须原谅,她不能与小到一个番茄,大到一条性命都必须排在弟弟后面的原生家庭割席,因为她的悲痛和损失都变成了“她自己内心的不可冲破的魔障”,仿佛与他人与这个世界都无关的样子。 |
本帖最后由 月宫慕琼枝 于 2022-6-12 14:44 编辑 当时情况女儿嗓子坏了喊不出声音不知道死活,儿子一直在哭喊妈妈,这种情况确实也难抉择吧。说母亲偏心也不至于。如果情况换过来还是硬要救儿子,可以说重男轻女,她这种极端情况换了我也是选有声音那个,不论男女啊。可能冯小刚自己重男轻女,但是这故事本身是个悲剧,妈妈和两个孩子都被毁了,当然女儿可以不原谅,但是主题主要讲灾后重建,不止生理上的,心里上的创伤也需要弥合,最后她们走出困境顽强生活的故事。还是宽容的看待这个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