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明白了。大家平时提起男性在社会上格外被宽容受优待,不是很愤慨吗?怎么一提起冠姓权又都觉得不重要了?既然不重要,男性为什么寸步不让?入赘的女婿为什么容易受歧视? 大家有没有想过冠姓权习惯属于男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心理上潜移默化的问题?例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传男不传女”等等俗语和传统习惯怎么来的?在父母和社会的潜意识里,儿子是自家人,女儿迟早是外人。既然如此,对自家人宽容优待,对外人严格挑剔,不是很正常的吗? 最后,我国到现在仍然保持男孩偏好、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家真的想不到吗?不妨来看看姓氏改革试点县的结果: https://m.guancha.cn/society/2014_08_01_252399.shtml 安徽长丰试点“姓氏改革” 新生儿随母姓奖励千元 2014-08-01 11:50:34 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取名字基本都会随父亲的姓氏。不过,在安徽长丰县新生儿若随母亲姓的家庭,可获得1000元奖励。据长丰县副县长介绍,目前,该县试点的三个乡镇,已经有50户新生儿家庭主动申请了新生子女随母姓。 长丰县试点“姓氏改革” 新生儿随母亲姓可获奖励 我国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而新生儿沿袭父亲的姓氏,则被看做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标志。 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长丰县男女性别比例将近是130:100(正常比例为103:100~107:100)。针对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长丰县政府在2011年开始“想点子”,其中一条就是开展了“姓氏改革”——即倡导新生儿可以随父姓,随母姓,或把父母的姓氏都加到名字中。其中,对随母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新生儿跟母亲姓的,直接给予现金奖励1000元,对此前已随母姓的家庭,也给予同等奖励。 “影响性别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观念。这个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姓氏传承。”长丰县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龚存兵说,逐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是降低男孩偏好的重要一面。 在长丰县下塘镇南圩村,32岁的王燕松是幼师毕业生,婚后她告诉老公当年她爷爷奶奶有心结,想抱孙子。怀孕后,王燕松和丈夫商量,不管生男生女都随她姓王。“老公对我的提议很支持,没想到公公也很开明,表示支持。”王燕松说。儿子出生后,取名王槿轩。 这样的观念改变,王燕松家并不是个案。在长丰县下塘镇、朱巷镇、左店乡,随着“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社会性别平等项目”的试点开展,目前一场“姓氏改革”正在掀起。 已有50户家庭主动申请 长丰县下塘镇南圩村61岁老太经世平,两女一子都随她姓。如今,经世平有了两个孙女,大孙女随了爷爷姓,二孙女随了儿媳妇姓。经世平说,“跟谁姓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一家人只要和和气气的比什么都好。” 龚存兵介绍说,倡导新生儿可以随父姓,随母姓,或者父母双姓。“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是随父姓,所以对于随母姓的做法,我们更多给予了引导。” 据了解,根据长丰县的试点经验,对随母姓的家庭,基层乡镇、社区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用村规民约的形式予以固定,从而慢慢淡化父姓意识和传宗接代思想。在长丰县左店乡创新社区,对新入户的随母姓家庭,男孩奖励1000元,女孩奖励800元。而在下塘镇、朱巷镇等地,则普遍采取了统一奖励标准为1000元的办法,这也是长丰县实施性别平等项目的具体方案内容之一。 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丰县副县长徐生彬30日告诉记者,从2012年4月至今,进行试点的三个乡镇,已有近50户家庭主动申请新生子女随母姓,并得到奖励。 奖励是为淡化姓氏观念 在长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龚存兵看来,对随母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慢慢淡化传统观念中对男孩的偏爱。龚存兵表示,提倡新生儿和母亲姓,并不是绝对的一刀切。长丰县采取的是鼓励加引导的方式,“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提倡一种理念,家里生了孩子想跟谁姓就跟谁姓。” 龚存兵说,如今长丰县的男女比例已经由130:100下降为114:100。 “长丰模式”将会推广 “这是一种蝴蝶效应。”龚存兵说,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除了姓氏传承之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的悬殊、歧视女性的民风民俗等,也都是主要表现。记者了解到,除了“姓氏改革”,在长丰县,为了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有关部门还推进了公厕变革、民风民俗变革。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在公厕建设、改造时,男女厕所蹲位数原则上按照1:1.5以上比例设计;在引导村民修改村规民约时,梳理出带有歧视女性的条款。 对于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推动,长丰县的一系列创新之举,得到了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的高度赞赏。目前,长丰县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从最高时的128降到了去年的114.7,而去年全省平均接近125。省人口和计生委有关负责人昨天也告诉记者,“长丰模式”试点的经验,将会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 (观察者网综合安徽商报、江淮晨报报道) |
本帖最后由 芬雅茉莉 于 2020-5-11 14:43 编辑
[天地无极] 冠姓权与出生性别比失衡
有节有常
· 发布于 2020-05-11 14:40
· 495 次阅读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20-5-11 15:27 就这么说吧,我儿子有一个同学,他父亲姓李,他母亲是我同学姓王。这孩子名字叫玄琪xx。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当时我问我们同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她的言谈举止根本就没有把冠父性这个事当做一个事。认为孩子的名字以后优美特殊又好记是最重要的。觉得这才是一种意识上的改变。如果怀孕之初挺着肚子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事情来讨论上纲上线。反而不知道事情要怎么发展。有些人真的不在乎这孩子随不随他的姓。但讨论了甚至“战斗了”以后在决定不随他的姓,不就已经不是冠名权的问题了,性质会变了,甚至会想到家庭权利的问题人身权利的问题和家庭对他认同感的问题。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隐患。男人的心里会想在大方面都随父亲的话,凭什么我家的孩子要随母亲。是我这个人做的失败吗?没有为冠父性站立场,就是觉得有时候单独拿出来说反而会引发家庭矛盾。 |
首先,孩子姓什么,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只有生养孩子的双方才有资格决定;孩子成年以后,孩子自己决定。其余人、甚至于国家都管不着,也无权对此评论,遑论羞辱谩骂。 其次,根据孩子应该姓什么而衍生出背后的相关讨论,说实话,论题太大了,几百字的小论文是说不清楚的,包括但不限于:宗法制的形成及源流;宗法制的破除和遗留问题;近现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家庭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与组合等等……… 最后,有没有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现实情况是,法律就孩子姓什么这个事情上并没有规定必须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法无禁止即自由;至于能不能,就真的看各人的执行意愿、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了。 |
两仪四象生 发表于 2020-5-11 15:31 可能是我杞人忧天吧。我总觉得出生性别比这么失衡下去,将来可能所有育龄妇女的生命健康和人身自由都会受到威胁,到那时候就别提平等的工作权力和薪资了。 |
hert 发表于 2020-5-11 15:31 主要讨论这个事情,不是为了打架,为了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而是讨论一个更先进更可能性的思想。冠名全是啥好利益吗?说的好像孩子随了谁的名,男方或者女方能得500万似的,要我说为了不打架谁的名儿也不冠。好记,重名的还少。 |
所谓的冠姓权问题本质在于把表面的姓氏意义看的比血脉传承都重要引发出来的呗,毕竟古代那群高门大户没儿子宁可过继一个跟自己没血缘关系的旁系,也不愿意让亲生女儿来继承家产,我也挺搞不懂这套思想的,反观国外只要有血脉继承哪怕嫁了人随夫姓都没事,女王照样还是女王有继承王位资格,这个问题深层原因也挺复杂,跟宗族势大文化背景等等都有关系 但放现在简单的姓氏传承已经无法压过血脉亲缘了,毕竟问一下也没几个男人愿意自己的娃不是自己的种只是随自己的姓吧?偏偏遗毒去除的又不够彻底,还有不少又在乎血脉传承必须是自己的亲生种又在乎姓氏传承必须是我老X家的人的,背后大多是乡里宗族作风遗留,基本是都还有一堆什么族谱啊小辈起名要统一有哪个字啊这些规矩的地方,就只能靠教育水平提升改善呗 以及还是那句话,法律没拦着孩子跟谁姓,姓什么夫妻两谈不拢别甩锅社会国家压迫,现实中就算孩子叫一个齐天大圣美猴王估计走出去都倍有面呢,别人也不在乎你家孩子跟爹姓还是跟妈姓,但别人选择不在乎这个冠名权,家里没那么多宗族破事就只是单纯的不care,非要在乎的那群人闹腾自己家就好,别逼着别人也在乎 |
冠名权在一二线或许不重要,在十八线,那可是天大的事,重男轻女不是说着玩儿的,繁殖癌为了繁殖什么都干的出来 |
点评
经济不背锅,一二线教育普遍高,加上独生子女多,所以相对好些。但是一二线歧视女性的洗脑包也不少,看罗志祥那事就是案例,洗得吐了。
本质还是宗族作风遗留,古代一整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么鸡犬飞升要么株连九族,单独小家庭想要脱离依附太难了,子嗣也成为了一种投资
小地方大家族抱团风气严重,尤其那种X家村X家沟的地方(我爹老家算一个不过我自己的名字没跟着搞什么X字辈),基本连着亲带着故思想也差不多
桂花树边捣药去 发表于 2020-5-11 16:22 思想真的是跟着经济转变的。曾经有这么一位繁殖癌跟我父亲只能算是沾亲吧,但是我父亲独立生活的时候受他父亲的照顾。在计划生育管得最严的时候。他全家大着肚子跑到我家来。(一对夫妻三个女儿啊)当时男方亲哥的房子和他家的房子女方亲弟弟家的电器全被计划生育的推土机扒了。全家走投无路想到我们家这严格意义算不上正经亲戚,却又受过的上一辈人的恩惠人来,当时这里的计划生育管的非常严,我记得我还挺小的。真的感觉他家孤注一掷,就为了要一个男孩。就是这样的家庭,前年吧,我回老家去这个孤注一掷的男孩儿娶媳妇儿了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全家乐呵呵的决定不再生第2个。说现在都考学出去了谁还在老家窝着? |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20-5-11 16:48 眼里只有一亩三分地的,思想就围着土地转了,毕竟男性劳动力在绝大部分时间段里都意味着财富,是能种地保住温饱的基础。 女性在过去嫁人之后,是捆绑在夫家的。说的不好听一点,那才是附带嫁妆的生育机器。 现在不一样了,女性的选择多了,就业率高了,大家才有男孩女孩都能养活自己,靠脑力劳动就能代替单纯的体力劳动的概念。 姓什么重要吗?随母姓能让女性在家庭里面有提高吗? 不会的,能让你在家庭有地位的永远都是你自己的金钱、社会资本和见识。 尊重女性的人,认识到男女平等的人,不会因为孩子不随你姓就不尊重你。 |
我也觉得很奇怪,女性争不过、拿不到冠姓权也就算了,都现代社会了,大多数女性都没有争取的意识,甚至意识不到这个权利的重要性,这真的匪夷所思,这个权利轻而易举就让渡出去了,有点不智哦。 |
点评
lx 两位姐姐太激动了,个人怎么解决那当然是个人的事情,但我仍然认为,女性自己至少要有这也是我的权利的意识,这有助于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但是现实中很多女性完全对这一点一无所知,甚至攻击在乎这项权利的其他
不在乎这个就变成这就不智了…那大多数女性还管老公钱包呢,你觉得算不算不智?个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活的现实着力点也不一样,为了感情可以迁就的程度也不一样,没必要觉得别人就是被洗脑没你们聪明
wendy1955 发表于 2020-5-11 21:35 你说错了,女人一直有这个权利。哪个法律规定不允许了吗?哪个法律规定不允许随母姓了吗?不!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在社会方面争取呢?争取什么争取法律把冠名权给女性吗?我们支持的是各家各自解决。而不要把它拿来当做社会性的问题,社会性的对立来讨论。孩子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也支持!只是不支持把冠名权上纲上线到男权女权矛盾上来,今天你区喊的一句话很对。干嘛要讨论孩子随父随母?为什么不讨论自己应不应该改姓。 |
点评
自己改可以啊,我完全支持啊,路不是一步步走吗?男女不平权利,最大的落后之处不在法律,而在于社会思想上的改造和进步,而这个是挑战旧有秩序和利益的,所以会起争执,太正常了。利益空间都是靠碰撞和挤压得来的,
法律已经给了最基本的保障底线,而且整个社会环境也从来不会对小家庭的孩子姓什么有什么偏见,中国父母的一个不太好的缺点就是总喜欢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寄托在孩子身上,上一代是这一代也是
所以嘛我一直在说,小家庭夫妻两的事情不要甩锅社会环境,国家法律已经给了权利保障了,非为了个姓闹的下不来台那是看人眼光的问题,反过来不在乎姓阖家美满的也照样不少,干嘛都要当巨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