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的。这个皇后的宫女,和一太监有情,被发现了,皇后将她送出宫,和不喜欢的人结婚了,生了儿子,回头就成和太监有情是失心疯,生儿子宛若新生,这有毒吧,有看过剧的解解吗?这段编剧想表达啥,女的该逆来顺受生儿子才是好? |
[天地无极] 清平乐这有毒吧?生个儿子宛若新生
正直的颜够
· 发布于 2020-05-09 12:02
· 855 次阅读
剧情没有问题,问题是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段剧情呢?对整体故事情节有推动作用吗?有伏笔吗?有什么不得不拍不得不演这一段的原因吗?如果有,那就没什么,如果以上都没有,那就是讨骂。 |
荼靡晚开香浸远 发表于 2020-5-9 12:28 能不能结合现实了?电视剧是不是政治宣传工具?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这个丫头,即使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会不会对你主子说那番话,我会说,情商正常的人都会感谢,顺带说一句你看看我现在都有个胖儿子。但是要是认为电视剧是个政治宣传工具,里面夹带私货,说实话看个人,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民国时期以前一夫多妻,强调生儿子,强调愚孝,有问题么?封建时期的戏还要拍不?还是看主题和主旋律。清平乐我没看哈,要是它主旋律就是封建糟粕。呃,那是该骂 |
不想让她嫁太监困于宫中,让她拥有正常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呀。还有公主的婚姻,我一直认为你享受了公主的权力就应尽公主的义务 |
点评
我说的是历史啦,原著还把曹皇后写成识大体呢,只字不提打算拆散英宗真爱高滔滔塞给赵祯当小老婆的事,原著算个啥,主题不就是谈恋爱的……
赵光义篡了赵匡胤的权,他就很偏执狂精神病,所以后面的家属都带点遗传病,到后面几代就是靖康耻了
lx说徽柔本身精神疫病遗传 ?真有病吗?公主这么可爱
原著曹评爱公主,为了公主半放弃自己的仕途,公主误会他他可以等好几年不移情,最后仁宗威胁曹家满门,曹评的妹妹因为帮过他一次忙就被匆忙嫁出去,最终曹评为了家族放弃公主,但并不让人觉得懦弱
公主属意曹评,但曹评愿不愿意为了娶公主放弃仕途也难说啊,所以有的时候吧,公主也的确是个烫手山芋…唉,强扭的瓜不甜
公主下嫁朝臣家联姻以示恩宠或是笼络的多了,这也是公主的义务。只怪她的父亲没有让她意识到这点,让她错觉以为公主就可以什么都随心意。
都说了,公主婚姻本来就不可能完全由自己决定,只不过赵祯宠太过给了徽柔这个错觉,而且赵祯的确是宠太过了,估计是想找个不敢惹公主的结果...
仁宗就想让驸马把公主当仙女捧着,不想驸马是个英雄让公主捧着,无解啊,公主就是不喜欢李炜
牛肉解解,徽柔是想嫁曹评的,官家纯粹想拉自己女儿和母族人在一起。怀吉啊,剧里那是公主失恋之后俩人才隐隐约约有感觉,还纯柏拉图。
公主和曹评还是有可能的,朝臣们不一定会反对,驸马就是个闲职啥权利都没有,只要曹评不介意是有可能的,但是仁宗实在是脑子抽风,非得把公主包装成华丽的奢侈品作为荣宠赏赐给母族
只能说赵祯按着太平公主的宠法宠出来了一个徽柔,自己却没有武则天的本事给她那样一个时代背景和环境,更别提徽柔本身就有精神疫病遗传
就算没有李玮,徽柔也不可能嫁给怀吉,赵祯答应那一堆守规矩的文臣谏官也不会答应,毕竟连赵祯娶什么样老婆文臣都要管,公主嫁内侍更要闹腾了
emm其实之前我和解解你想法差不多,只能说公主婚姻本来就不可能由自己完全掌控,徽柔倒霉就倒霉在赵祯太宠她了,给了她可以自由选择的错觉
这个剧里不存在享受公主的权利要尽公主的责任,这是和平年代,不存在和亲啥的,就是一些小姑娘的少女情怀
柚子的4A 发表于 2020-5-9 12:45 官家觉得公主年纪小不懂情爱,所以干脆直接赐婚,觉得女儿嫁过去时间长就会接受了。可事实上,公主骨子里就不是那种能乖乖接受的性格啊,再加上身边有怀吉陪着,更不可能屈服于这段婚姻了。 |
关键是吧正午出品的电视剧不是第一次这么暗搓搓了。知否里面谁生儿子才了不起生女儿就是诅咒。 欢乐颂里面那傲慢的阶级感。精神内核看起来就是那么令人难受。人家大明宫词多少年前的电视剧台词男女平等令人深思。而这剧是什么是细思恐极吧 |
不要扯什么封建时代就是这个样子了。宫女嫁过去跟丈夫过日子时没觉得失心疯,前面生了女儿没有失心疯,等生了孩子后就立马觉得的圆满了,年轻时候的恋爱就是失心疯。放到公主身上公主,跟曹评初恋,跟怀吉柏拉图也是是得了失心疯,没有和李玮圆房生下孩子所以人身圆满不了。所以仁宗是个好父亲,公主就成了不懂事的作精了。 |
为什么要扯上时代背景,这个和时代背景其实没有关系。古装剧,人物的言行不应该超出时代的限制这是对的。所以古装里的人物不会宣传自由民主,不会说打到封建主义,这叫做符合时代背景。但是在古装剧里面宣扬的东西就是作者的用意,因为如果编剧导演不认同某些理念的话大可以闭口不言。宣传的前提是认同,至少是同意。 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七出,那有多少人知道七出之外还有三不出。虽然七出和三不出最终维护的都是男人的利益,但是后者起码对男权做出了一定限制。而知名度大小的区别就是差别宣传的结果。这种就叫做夹带私货。 剧本情节和文章内容一样,有不得写的,有可以写的,有不必写的。不必写而写了的叫做赘笔,赘笔和赘肉一样,影响整体观赏效果。赘笔有些用意是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即使是作者无意写出的一些内容,恰恰代表了某些观点,因为这些对作者来说是需要保留的,是不能删除的,这些内容不为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服务,是为作者本身服务的。 |
点评
nsdd
这剧呢,本来就是四不像,想搞深度没搞好,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烂,说实话宋朝问题在于整个大环境保守派文人士大夫势大,进而影响到了对女子教条的进一步限制,毕竟连皇帝娶妻都能随便插手,公主和内侍有私情更别说了,要让大臣们知道保管一通死谏,后来的夜砸宫门为此把驸马贬谪在这群文臣眼里看来可不更是作天作地没规矩,在封建男权士大夫眼里,女人再怎么高贵再是公主,嫁出去了也是泼出去的水与婆家无关了,都是归夫家管要尽妻子义务孝敬公婆的,敢打婆婆甚至要求惩治丈夫这在当时保守文臣眼里看来是违反人伦犯七出的,而就赵祯那个软脾气,更别想他能有魄力力抗大臣了,他宠闺女是宠闺女,也的确宠出来了一个不在乎当时规矩束缚脾气的宋代太平公主,奈何宋代不是唐朝,他也不是武则天,他再宠闺女也还没有到能为了闺女不在乎影响自己皇权名声的地步,说白了,宋朝期间,皇室的婚姻不只是自己的事情,甚至能影响到前朝党争,CCTV法律讲堂文史版其实讲过这一段,可以看看: http://tv.cntv.cn/video/C10604/b4bdceba3003464982fb9ea6c05f0e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