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11岁的女儿在学校跳楼自杀了,当场就没了。 突然就感觉世事无常,过年时候小姑娘还欢欢喜喜跟我们一起吃饭,那样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因为这个消息,我又想到了一个月前我弟弟的事情—— 某天中午我弟弟回家说自己的马克笔不见了,他自己上个厕所回来东西就在抽屉不翼而飞。因为这盒马克笔100多买的,这价格也不算便宜了,我妈就跟班主任求助并且在微信群里发了消息询问家长有没有小朋友捡到的,结果到了晚上放学都没有人回我们。然后老师很无奈的说帮不了我们,说如果是之前她肯定会很严肃的说这件事,但是最近她们老师都不敢批评小朋友。我妈问为什么啊,老师说,因为最近学校已经有两三个小朋友因为压力大自杀未遂,学校要求老师们现在都得小心点和学生们交流。 |
今天晚上我妈匆匆忙忙出门了,刚刚才到家并且带回来一个不幸的消息:
[天地无极] 一个困惑:现在的孩子们究竟怎么了?
摸摸兔毛
· 发布于 2020-05-06 23:06
· 676 次阅读
学习压力太大了吧,我上学时候都从来没有补课(全校一起上的课除外),而且我们班主任也是主张劳逸结合的。高三的时候运动会,高三学生自习,他看我们没心思自习就把我们带下去看运动会了。而且在我们那里的学校周六周日是正常上课的,我们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周六周日自习还没有老师看着,那两天也不上晚自习。你看现在的老师敢这么干吗?大部分恨不得你一天48小时都用来学习,家长也是,各种补习班,生怕孩子成绩下去了一点点。在这种情况下,压力还是很大的,孩子就像橡皮筋,一直扯就断了。而且现在不像我们小时候,磕磕碰碰没什么,现在孩子就是块嫩豆腐,吹不得拍不得,可能他们遇到一点小事就感觉天塌下来了一时想不开呢。 |
1.家长和孩子缺乏有效沟通+1 。都是996,007,能有父母带娃就不错了,有点时间也是先辅导功课,哪来的沟通。 2.缺乏挫折教育+1。身体磨练可以增强心智,满足延迟可以锻炼忍耐,而单纯的竞争却只能增加压力,除了竞争胜利者可获得全方位的提升。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平衡的,缺乏安稳的生活让人很难培养自信,缺乏磨练的生活让人很难培养坚韧。 我赞成平等教育,不赞成快乐教育,平等教育在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担当和思考,而快乐教育只是一种奶嘴,追着喂饭能好好吃饭么? 3.不可忽略的媒体文化引导。网络上观点非黑即白,缺乏容错灰色。所以也往往非生即死,观点相互增强。 |
都一样,你们那时候媒体没有“现在小孩子怎么了?”的标题?什么“小皇帝”“娇花”稀奇古怪外号一大堆,反正都是说毁了的意思。 还有前10年左右的军事化教育... 说白了家长和子女总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边“乖宝宝好棒棒”一边“垃圾成绩毁我名誉”,家庭教育两极化也蛮严重,而且有不少都是“别闹了,开个电子游戏你自己去玩,别给我添麻烦”,沟通不良甚至比我们那时候更严重。 某些家长吧,花了很多钱就是为了文化成绩好点,比如学校要求的亲子教育,好多都是家长自己or花钱请人做的(第一次在文印店看家长请老板做作业,我那时也是惊掉了下巴,在旁边听一年起码1000+做这种特别诧异),省下时间让孩子专心文化知识,最后文化成绩不理想,家长难免“我为了你做了这么多,你如此回报我,你没点不好意思吗?”的心态,小孩子落差一大,有一些想不开的也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