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内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方面,其他方面的作用很少。由于内地对金融行业实行管制,没有完全放开,而香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且香港实行港币,不是人民币,币种独立,所以,这个功能在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被取代。但长期来看,不一定。 所谓金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金钱+融合。所以,金融的内在本质,就是钱倒来倒去,聚来聚去,仅此而已。我们在理解这些概念时,一定要抛开所有可能造成你迷惑的专业术语、概念,而去看它的实质。金融的底层本质,就是一堆纸币。 那么,为什么香港的金融市场,会对内地暂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老外想到中国来投资,他随身带了1000万美元。他想用这1000万美元,在中国内地设立一个公司,可以吗?不可以。他必须先把这1000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即可能是7000万人民币,然后才能在中国设立公司。 等到他公司经营一段时间,挣了钱之后,他如果想把所挣的人民币再汇回自己国家去,该怎么办?他必须先到中国的银行,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再把美元转回国去。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内地实行外汇管制,即钱进来容易出去难。外管局要审核你公司项目的真实性,即看看你是否真的挣了这么多人民币,还是从别的地方倒腾过来的,或者是否在帮助别人洗钱或者往境外汇款。总而言之,你会遇到一些障碍。 加上中国体制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法律体系也不一样,老外对这种审核就更加不信任了。他们很担心,万一我挣了人民币,却不给我兑换,导致我的钱无法变成美元汇回自己国家,不就完了吗?甚至,万一我带过来的本金,都被你扣了,不给我换美元,我的钱就进到你国内出不来了,岂不赚钱不成反被扣,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们就要找能够自由兑换不同币种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香港。 首先,香港是一个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地方,比如美元换港币,或者港币换美元,随便怎么换,想什么时候换就什么时候换,没有任何限制。这样的话,老外就不用担心,如果我带了1000万美元进来,换成港币后可能换不回去的问题。因为香港没有这方面限制,外资妥妥的放一百个心。 其次,香港实行的是英国判例法,万一真的出现一点争议,老外还可以到法院去打官司。老外可以不相信中国内地的司法体系,但是不会不相信香港的司法体系,因为这套体系是英国人的,跟他自己国家的体系是同文同种(当然,此处的老外更倾向于欧美人)。 再次,香港是中国的,老外可以通过在香港设立母公司,然后以香港的母公司作为跳板,再到中国内地设立子公司,就可以来中国内地挣钱了。虽然人民币和港币之间的兑换,也有些限制,但这个限制相对少很多,而且也不会发生违约的风险。 这套逻辑能够玩通的窍门是,中国政府对美元资本不是那么信任,但是对港元资本是可以信任的。为什么说对美元资本不是那么信任呢?我们来说回开篇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内地政府没有完全放开外汇管制? 大家是否记得索罗斯这个人,国际金融大鳄。他曾成功袭击过英镑、泰铢,在1998年时也曾袭击过港币。他的玩法很简单,就是携带大量美元资本,在外汇市场使劲购入或抛出一国货币,导致该国货币短期内猛烈升值或减值,然后他再随即抛出,赚得市场波动后的差价。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对于两国之间的货币来讲,也是如此。 比如,人民币和美元之间,如果市场上想要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总量突然大增,则人民币就会贬值,而美元则会升值。反过来也是如此,即如果市场上想要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总量突然大减,美元的供给量大增,则人民币就会升值,美元则会贬值。 而为什么会出现想要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总量大增或者大减呢?因为在现实中,不是所有持有人民币的人,都想兑换美元,也不是所有持有美元的人,都想兑换人民币。 假设中国境内的人民币总量是100万亿,则只有想出国旅游、留学、生活的人,才可能有兑换美元的需求。而对于老老实实在国内待着的人,则是没有这种兑换美元需求的。同样的,也只有想到中国来的美国人,才有兑换人民币的需求,而对于不想到中国来的美国人,是没有兑换人民币的需求的。 于是,这两拨互相想到对方国家去的人,通过手里的货币总量互换对比,最后就维持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比例大约是1:7左右的境地。 索罗斯当年怎么袭击泰铢的呢? 他先从泰国银行借了几百亿泰铢,然后突然拿到外汇市场上,表示这些泰铢要全部换成美元。这样的话,想兑换美元的泰铢总量,突然无缘无故大量增加,导致泰铢开始贬值。泰铢开始贬值后,引发市场恐慌,大家纷纷开始抛售泰铢,以免成为接鼓传花上的最后一棒。 这时,泰国政府只能把美元储备拿出来,增加市场上的美元可兑换总量,来冲抵突然增加的泰铢总量。但由于泰国政府美元储备量不够多,很快就没了,于是,泰铢开始止不住的贬值,贬到最后一地鸡毛。 做一个最极端的假设,假设索罗斯最初向泰国银行借了500亿泰铢,兑换比例是1美元换20泰铢,则相当于索罗斯通过瞬间抛售,换得了25亿美元。然后经过一顿狂贬值后,如果最后1美元可以换40泰铢,则相当于先前的25亿美元,可以换成1000亿泰铢。这时,索罗斯只要拿出其中的一半,即12.5亿美元,就可以换成500亿泰铢,偿还清之前的银行借款。 然后,索罗斯白赚12.5亿美元(以上数字只是举例)。 这就是索罗斯当年袭击泰铢赚钱的最基本逻辑。 这个套路能玩转的基本前提是,泰国的外币兑换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不同货币之间,想怎么换就怎么换,政府绝不干涉。如果政府不允许你自由兑换,而是在你兑换前,要看你是否有真实的公司,是否有真实的项目,是否真的赚了钱之类,则就玩不转了。 这种审批,短则数天,长则数月,时间进度完全控制在该国政府手中。而炒作外币市场,玩的就是瞬间的涨跌刺激和心跳。你要是拖上半个月都不给审批通过,黄花菜都凉了,还玩个啥。 而中国政府,就是需要审批。 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求审批呢?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总量不够。我们现在的总计外汇储备大约是3万亿美元,而人民币总量呢?我没看到具体数字,假设是100万亿。那么,按照现在1:7的比例来兑换,3万亿美元只够换21万亿人民币。 如果我们开放了外币兑换市场,则只要市面上有超过21万亿人民币的总量涌进来,要求兑换美元,我们的外汇储备就被耗干了。到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民币不停贬值,不停贬值,重蹈泰国覆辙。 所以,假设我们现在有100万亿人民币总量,而外汇储备总量达到了100万亿除以7,即大约14万亿美元时,我们就可以开放外币兑换市场了。因为到那个时候,即便国际金融大鳄联合国内市场投机分子以及恐慌人员,把所有人民币都抛了,我们的外汇储备也可以将这些抛售到市场上的人民币总量,全部对冲,不会形成波动性的贬值。 到那个时候,国际金融大鳄也就不想到中国市场上来袭击人民币了,因为没意义。 那么,香港政府为什么能开放货币兑换市场呢?因为香港的美元储备足够多,或者说,美元储备总量和港币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足够可以应付一般情况下的非正常抛售。 同时,香港有内地政府支撑。万一美元储备不够,内地政府借点给它就行了。相当于说,香港本土流通的港币总量,有香港政府自身的美元储备+内地政府的美元储备,共同给它托底,妥妥的不可能受到任何冲击。 因此,内地和香港的这把联手金融牌,几乎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这也是为什么自从98年索罗斯袭击港币后,此后20年都没再来打香港主意的原因,因为打不了,没意义。 一方面,内地的货币市场不开放,但香港开放,即便有国际金融大鳄想来袭击港币,由于有内地庞大美元储备托底,妥妥的不可能成功。而这些大鳄如果想来袭击人民币,则又袭击不了,因为没开放,没法袭击。 另一方面,国际资本也可以通过香港,放心的进入到内地进行投资赚钱。因为港币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是没有那么多限制的。所有的货币兑换限制,本质上都是为了防止游资来进行短期炒作,而不是怕被人家赚钱。只要贸易开放,赚钱是相互的。所以,如果外资在中国内地赚了人民币,你把人民币换成港币,再换成美元出去就行了。中国政府没必要限制你。 而由于港币和人民币在一国之内,中国政府也不用担心,突然哪天有人持有大量港币,来炒作人民币。一国之内,不可能进行不同币种之间的短期炒作。 所以,香港的金融市场,就成了与内地金融市场联手共进退的两张大小王,厉害不? 而由于香港金融市场的开放,内地的很多企业还可以到港股上市,进行融资。原理是一样的。因为老外持有美元换成港币,投资到某个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后,他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投资的钱,换不回美元拿不走的问题。所以,港股就特别繁荣。 这也造就了香港金融业的发达,带动了一大批专业金融服务人士。 西方金融资本觊觎香港20年,都没能下得去口,于是就开始挑动底层力量,来破坏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于是,轰轰烈烈的街头运动就开始了。各种运动的矛头,最终都是指向内地政府,本质上就是为了破坏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一旦香港与内地越来越疏远,香港的死期就开始近了。 所以,这帮无脑韭菜们,如果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够好,一旦哪天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完全失去信任,严重脱钩,香港就可能被国际金融资本盯上,等着港币被收购。到时候,他们的生活将比现在都不如。 而香港从长期来看,真的不可取代吗?当然不是,因为中国还有澳门。 澳门同样是一国两制,同样是实行不同的货币,即澳元。并且,如果内地政府想扶持,澳门也可以逐渐发展起自己独立的金融市场。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不论是香港,还是澳门,他们本地的金融需求,都是来源于内地,而不是他们本身。他们本身都是弹丸之地,没有什么金融需求。之所以海量的贸易结算,都往他们那儿跑,是因为内地政府不想直接开放金融市场,而是想找缓冲带,跟缓冲带配合打对家。 就跟打牌一样,单打独斗多累,而打对家的话,如果配合的好,事半功倍,进可攻退可守,多舒服。 所以,内地的这种海量金融需求,送给谁,谁就活,并跟着内地一起发达起来。 因此,不是香港造就了内地,而是内地造就了香港。 俗话说,适可而止,方为真英雄。其实,内地政府是很宠香港的。如果你在抗争的同时,懂得及时收手,不但能够保持你现在的地位,也能解决香港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可惜,香港的街头小年轻们,完全不懂上面这些道理。不客气的讲,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屎。 有人说,上海自贸区能取代香港的金融作用吗?基本取代不了。因为上海自贸区没有独立的货币,没有独立的金融体系,也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想要完全变成离岸金融市场,基本不可能。除非,内地政府把上海自贸区完全切割出去,实行不同的货币,让它变成一个独立王国。但这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讲,基本不现实。 但是,澳门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络搜索一下“澳门证券交易所”。澳门之前还没有证券交易所。2019年10月,成立澳门证券交易所的方案,已经上报中央。各种新闻都可以看到,内地政府支持澳门发展成金融中心。所以,澳门取代香港对内地金融作用,已经被火速提上日程。在我看来,取代是必然的事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一直在香港力推闹事的年轻人们,可能对此完全不懂。他们也许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如意,但是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更不如意。 他们是自己的掘墓人。 |
转自微博,有一点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