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对体 制内贪 腐的另一种理解....... 我家老头子算半个体制内,感觉很明显,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错。他们现在就是半残,都不干活,怕担责任,反正都拿一样的钱....... 以下正文—— 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面对经济危机来临时,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比如我看到,美国邮政局也要破产了。 美国邮政局由于业务大幅下滑,现金马上可能用完。它向联邦政府请求提供7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但是被拒绝。川普表示,它可以涨价,以应对避免陷入破产边缘。 但是,大家都知道,一旦涨价,将会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 市场经济的诡异之处是,消费和生产是一环扣一环的。当一个环节涨价时,就会带动其他上下游环节涨价,同时减弱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比如,当邮政涨价后,将会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上升,于是,企业会把这部分涨价的钱,加到产品价格里,以避免自己赔钱。而产品价格上涨后,会给终端消费者带来负面信号,即物价开始上涨了。于是,消费者会开始精打细算,避免自己过度消费没钱花。 而消费者一旦开始减少消费,则会给生产端带来打击,即出现生产相对过剩。于是,生产端将被迫减少生产,裁减多余的工人。于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变弱。而消费能力变弱后,将会进一步打击生产,形成恶性循环,助推经济危机提前到来。 这就是为什么海底捞和西贝涨价后,又调回价格并向社会道歉的底层原因。 但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简而言之,我不是一个大包大揽的家长,有什么事终归靠你们自己。所以,你要想不死,就涨价自己找活路吧,我反正管不了。 然后,经济危机模式,提前到来。 另一个原因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下,由于政府不能干涉或介入企业运营,所以,当政府贷款或补助进入到企业之后,政府是控制不了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在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联邦政府向房地美、房利美两家巨型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后,却被曝出丑闻,即该笔援助资金被这些企业的高管用来给自己发工资了。 因为当你的钱进入人家的企业后,就是人家企业的自有支配资金了。人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所以,最后就变成了这么一件救企业不成却反被资本家吞掉的荒诞怪事。 在中国,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当政府援助资金进入到某企业后,这家企业可能就变成国有的了,上有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的高管,不可能直接这么赤裸裸的“合法”的吞掉政府援助资金。这是犯罪,属于贪污罪或者侵吞国有资产一类的犯罪,被抓到后要坐牢。 当然,中国的问题是,可能会存在受贿。当有一笔巨额资金进入企业账户时,贪又贪不得,钱又得花出去,对于有些禁不住诱惑的高管,可能就会从承包项目的承包商那儿拿钱。在法律上,这属于受贿犯罪。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现实的诡异是,有时候腐败是撬动经济杠杆的底层支点。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没有任何贪念和腐败机会,可能这些高管就成了敲木鱼的和尚,宁可啥也不干,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把资金趴在账上烂掉,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 所以,当他们有贪念和腐败机会时,资金才会动起来,才会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撬动整个社会经济齿轮重新转动起来。当然,这是政治不正确的话,也是违法行为。中国体制的后手是,一旦发现你有受贿资金,会把你再抓起来,受贿的资金收归国库。相当于这些受贿人员,用自己的自由和生命,撬动了经济齿轮重新转动起来,并且受贿的钱又重新回到了政府的口袋里。 当然,也有漏网之鱼。如果这条漏网之鱼没有逃到国外,相当于资金仍在国内。部分资金被他日常消费掉后,促进了国内生产端的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循环往复。部分没有被消耗的资金,等他案发时,再次收归国库,等着用在别处。 而对于逃到国外的受贿人员,才是真的漏网了。他们的资金被转移到了国外,人也跑到了国外,既没有因为在国内消费而促进国内生产端的发展,也因为资金被转移到了国外,人也抓不到了,导致这部分资金白白流失了。 所以,国家才要搞雷霆万钧的全球抓捕行动,把这些贪官全部抓回来,并严厉打击外逃人员。只要钱没出去,从宏观角度来讲,对国家经济是没有太多损失的。 这就是中国体制的整体厉害之处。当然,在这种体制下,顶层需要是圣人。否则如果上梁歪了,会导致体制性坍塌,并引发整体性执政危机。 对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来讲,他们完全不存在中国这种问题。他们的企业全部都是私营的,高管的工资也是自己定的。所以,如果你在北美生活过,去了解一下北美企业的高管工资,你会惊掉下巴,这些高管的薪酬工资大多数都极其高,有的甚至高到离谱。因此,他们不需要贪污受贿,可以合法的从企业拿高工资,把政府援助的资金,全部合法的装到自己口袋里。 当你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反腐败永远是政府的重中之重工作,但是在美国,好像没有那么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是靠“腐败”,来做社会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并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撬动经济运转,减少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并通过收割贪官,来维持体制的合法性。而在美国,一切都是合法的。 当然,这只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家不要想绝对了。 |
转自微博,有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