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略长,但是绝对不枯燥…… 非常看好,前途无量。 00后,甚至可以说95年-10年截至的,这批形成组织的年轻人,都很有前途。 娱乐至死,文雅民粹。 他们其中的大多数,都比前几代人更聪明,更出色,更没有底线,更会装模作样,更会利用舆论和政治正确。 他们在很年轻的状态下就提前明白了世界背后的潜规则,并愉快地决定“打不过就加入”。 他们明知道事件可能反转,xxx可能是无辜的,但他们很聪明,明白要跟风去喷,树立自己“合群”,“富有正义感”的形象。 他们明知道爱豆做错了,up主做错了,答主做错了,但他们很聪明,他们假装成脑残粉,并有选择地洗地维护,给自己留好退路。 他们开口骂“外挂孤儿”的时候义愤填膺,但当年我屡屡号召去举报各种公司实名注册的外挂Q群时,却从来无人响应。 他们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再是直接暴力地攻击,而是机制地抱团,形成组织,利用各种民众固有的权限,去集体玩举报,造谣,拉黑…… 他们喜欢说“你不喜欢我爱豆/我UP主你就gun啊,别来这里刷存在感”,但他们本身却是最喜欢去别人评论区和私信骚扰谩骂,刷存在感的人。 他们对各种媒体片面报道的事件充满同情心,但对于倒霉的楼主总是幸灾乐祸,永远是“哈哈哈无能狂怒”,“哈哈哈都是你自己菜”,“哈哈哈lz绿了”。 他们热衷于煽情与感动,喜欢看各种“燃向”GMV,以及把信息量压缩到2分钟以内,玩各种梗但并无实际内容的短视频,如若做不到这一点,谁的短视频片头稍长一点,俗套一点,就会被喷是营销号。 他们很清楚出口成脏会显得没素质,于是不再使用CNM,lzsb等污言秽语,取而代之的是“NMSL”,“怕不是个睿智”,“FIVE”,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更“文雅”的语句,并把这种阴阳人的行径当做风趣幽默,引以为荣。 他们平时以“爱国”自居,最痛恨那些种族歧视和蜜汁优越感的白人。但每次看到印度相关的一切新闻都嘲讽个没完,甚至编造了很多用来取乐的梗。 他们中的集大成者,成为了部分新生代网红/吧主/版主,热衷于看戏A和B吵架……在A骂B的时候他们视若无睹,然后等B开始澄清事实,反骂A了,就站出来把B封了,然后言之凿凿地说B是活该,是“违反吧规”,是“引战”,是“不和谐”。 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学生会干部工作很有用,做吧务很有用,当个自闭QQ群的群主很有用……十分光荣。然而bilibili吧为例的一些吧务,在犯事后被官方撤销了吧务,一切照常,所谓的吧规吧务其实并没有卵用,没了他们地球照常运转。 他们遵纪守法,是权威与规则的维护者。就比如百度贴吧的什么可笑“吧规”,公认的第一条大多都是禁止挖坟,可是为什么禁止挖坟,所谓的“妨碍网友浏览”存在吗?禁止挖坟有意义吗?没人去思考,谁质疑谁就会被嘲笑被喷,不服去看吧规。 然而实际上有多个涉黄或是犯事的贴吧,被官方撤除了全部吧务之后,没人去管挖坟了,许多人肆意挖坟了,又怎样?还是一切如常,禁止挖坟没有用。 他们是诬陷别人是水军的水军, 他们是喷别人是云玩家的云玩家, 他们是笑话别人是营销号的营销号, 他们是说别人是网络暴力的网络暴力, 他们是自称文革受害者的新时代红卫兵, 他们是看似疯狂,实则清醒到极点的民粹, 他们是紧密团结在以KOL为核心的饭圈群体, 他们是依赖各种小群体归属感为乐趣来源的人, 他们是不管谁出了丑都乐意去踩一脚的“义士”, 他们划分出ABCD许多小圈子,彼此觉得对方是SB, 他们在A玩A梗,在B玩B梗,并觉得别人的梗都恶心, 他们在喷人时善于思考,却又常常在干正事时不知所措, 他们在抱团撕逼的时候极为团结,在一起共事时热衷于内斗, 他们是自命正义的“正义”……每天用孔乙己的梗变着花去嘲笑别人,却忘了鲁迅写《孔乙己》的原本意思是讽刺那些笑话孔乙己的人。 而今天,这些人正占据着国内网络舆论的主导话语权…… 他们前途无量。 —————————————————————— PS:有人说没干货,我私信里无数黑子的谩骂用词都跟我说的一毛一样,这算不算干货…… 对年轻人这种群体,本应该是宽容的。 如果是年轻人傲气,冲劲,正义感。他们哪怕为了做一些事,横冲直撞,不管不顾,得罪人了,做错事了,也应该原谅,这没有什么,年轻人本就该是这样。 但问题是,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只是冲动和正义感么? 并不是。 他们很大一部分是看上去莽,背后的逻辑是鸡贼,是刻薄,是从众,是喜欢看别人出丑,喜欢站在道德高地婊人,喜欢以任何人的痛苦取乐,他们根本不是真正为了正义感而正义感,为了路见不平而发声做事。 都在从众,婊人,作秀,取乐,占便宜,耍流氓。 以前的的80和90后,犯错多是因为蠢,因为冲动,而不是这个样子,从最开始就想害人。 我承认当然不是所有,认真读书的和有独立意识的那些会好很多,但很可惜他们会被大群体无情覆盖下去。 在短视频和手游的轰炸下,新生代失去了长文阅读能力和耐心,看什么东西,理解什么东西都只能断章取义,搞快餐,冲动易怒…… 过去的人是玩滚铁圈丢沙包长大的,现在的小孩子是看抖音,玩手游,看着二次元奶子长大的,能一样就有鬼了。 (实话实说,挺有个性的一个答主,想认识。) |
以下出自一名叫白夜的答主(自己账号因为怼给韩国n号房站街遭遇恶意三连封,准备睡前登录骂一句管理sb坐等永封,结果在首页刷到这个答案,觉得其中有些总结颇有意思。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是个木得感情的搬运工。。。)
[天地无极] 搬一篇“骂人”/总结(挺有意思)
桂花树边捣药去
· 发布于 2020-04-09 00:29
· 756 次阅读
还真是这样,短视频和碎片化信息真的很容易让人失去耐性(我感觉自己有这个倾向了……得改) 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抱团天性+舆论引导吗? 可能也归功于越来越方便的社交网络(双刃剑),以前犯二冲动最多不过影响一下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的QQ空间访客,现在的破坏力可不止这么个小范围…… 我觉得其实无论是谁,年轻的时候都是比较冲动易怒且更容易被从众心理牵着走的,只不过在如今这个社交网络上被放大了,这些年轻人被提前放到了一些不适合他们的地方活动 还是希望成长之后的他们能明事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吧……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解决办法了 不过,这对遭受无妄之灾的人来说,挺不公平的,要为这些人的无知和冲动买单…… |
可能是小学生也能上网了吧,跳的高。 |
说的对 |
有些观点很有意思,不过又开始地图炮贴标签,6070后是那十年长起来的必然思维极端非黑即白,80后是经济大潮独生子女必然自私自利,90后是电子产品必然沉迷享乐不负责任,如今00后云社交短视频必然娱乐至死浮躁刻薄……总之当下的年轻一代必然浑身毛病,需要聪明睿智阅历丰富的年长者批评教育,认真学习找好角度,为收拾再下一代做准备。 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趁着掌握话语权赶紧占据道德高地指点江山,总能发现问题指出批评真的好棒棒,那么有解决办法吗,或者让自己培养的一代完美无缺无可指摘? 当年被批评的一代是因为被全社会批评了自省了才改正学好成为新的栋梁吗? 当年青葱岁月身边最作妖的人好像看不见了,是把自己作死了还是泯然众人了? |
我觉得答主估计未婚(存疑)未育(50%确定) 其实否定现在的年轻人不就是在否定自己么? 00后甚至于比00后更年轻的一代父母是谁呢? 说他们出问题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谁呢? 不要光谈现象,更多的是要解决问题,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先从自身做起吧,先从自己家的孩子教育起吧。 一切都交给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