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极] 疫情与经济

cx0127 · 发布于 2020-04-02 17:54 · 461 次阅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月宫

x
转自微博,接昨天发的帖子
很长



疫情会不会导致经济萧条,甚至引发世界大战(接上篇之解答篇,未看上篇的朋友,建议先看上篇,再来看本篇)

看了一下上篇的一些评论留言,在此做一些延伸解答和扩展思索,供大家分析参考。

1、即便疫情可能导致经济萧条并进而引发战争,但是生产军需物资也需要人出门上班才行。如果人人都在家隔离,不是一样不能执行战争任务,不能生产吗?

经济发生大萧条,不是瞬间就发生的,而是需要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可能并不短。从社会整体性的消费萎缩,到造成社会整体性的生产能力永久性损伤,再到因物资短缺造成通货膨胀,再到因通货膨胀发生后,全社会的纸币发生大转移,即通过超高物价将绝大部分纸币都转移到各个行业中仅存下来的寡头手中,这个过程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完成的,也许半年,也许一年,或者更长,当然也可能更短。

因此,当这个时间过去后,疫情可能已经结束。当然,这个结束,是以人类的惨烈伤亡为代价的。而当疫情结束后,可能经济大萧条正好就接踵而来了。这时,你可以出门上班,但是没有工作,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遭到严重损害,经济一片凋零。

所以,如果我们把镜头拉得更长一些的话,中国不但现在要援助各国抗疫,未来可能还要救世界经济于水火,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用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弥补世界其他国家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帮助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就业,拉动他们的消费能力,让市场经济的齿轮重新有效运转起来。

2、既然政府在战争状态下,有能力拉动军需,为什么没有能力提前去拉动民用物资的生产和建设呢?

这是一个看似奇怪,却又很合理的事情。在和平时期,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私有财产绝对神圣且不可侵犯,第二,政府不能介入市场经济(关于这一点,看看西方老批评中国的国有企业,说中国由于存在国有企业,所以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就可见一斑)。

在这两个基本特征下,一方面政府不能去侵犯寡头的私有财产,只能眼见寡头日渐坐大,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强势介入干涉市场经济,否则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他们在心理上会久久迈不过去这道坎。

大家不要以为在危机来临时,他们会很快做出改变。不会的。看看现在疫情当下,西方社会有多少人戴口罩就知道了。明明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但是,由于西方文化中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甚至将戴口罩视为不祥之举,因此,即便疫情已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大街上仍然没有人戴口罩,甚至谁戴口罩出门跟谁急。

所以,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他们也不会马上做出改变,而很可能是左拖右拖,一直拖到彻底嗝屁,才会想起来,其实我们应该“戴口罩”。但这时,已经晚了,社会经济的永久性损伤,已经无法避免,只能靠战争去麻痹和宣泄民意。

而且,在战争状态下,寡头们的势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削弱。所谓寡头,其实也就是两条腿站立的普通人。他们在和平时期之所以可以有权有势、呼风唤雨,是因为私有财产神圣制在保护他们。而一旦社会进入战争紧急状态,别说是财产随时可能被政府征用,就连小命,也可能分分钟被愤怒的群众碾碎。所以,他们会纷纷“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部分财产,响应政府号召,以保全自己和家人安全。这时,政府手里有了纸币之后,相比和平时期而言,拉动军需的能力,就大大提升了。

3、我在上篇中列的四个解决方法,都是以自由经济为模板的假设,如果发生在我国呢?

在我国,我觉得寡头们还没当上寡头,就可能被干掉了。还是以上篇中的面包店为例,当市场中的面包店纷纷倒闭,由原先的10家倒闭到只有5家,且面包已经开始出现紧缺,价格开始纷纷上涨时,我觉得政府就会果断出手。政府会先将自己库存的面包纷纷甩出来,增加市场供应,压低面包物价。如果这招不行,政府会直接介入,设立国营面包店,大量生产并供应面包,一方面保证面包行业的生产能力不受损,另一方面保证社会整体供应量不减少,通过增加物资,确保社会物资总量和钞票总量,大致对齐,减少因物资短缺带来的通货膨胀趋势。

我之所以觉得中国政府会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务实的政府,绝不会被任何的条条框框或教条主义所束缚。大家千万不要不相信。你们学政治时,是不是经常看到一句话,叫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另外一句名言是,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前一句话是教导决策者不要被固有思维所束缚,要探索规律,利用规律办事。后一句话是教导决策者,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什么方法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方法本身的形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解决问题。

当然,中国政府如果这么做,大概率会遭致西方社会以及国内自由派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国内有些不太懂的民众,也可能会跟着瞎起哄。可以想见,他们抨击的主要矛头是,这种做法是国进民退、与民争利,并且在扩大政府的权力。

这种抨击带有极强的政治陷阱式色彩。如果你辩解不是与民争利,那你应该退出来,然后眼见寡头坐大,经济失控。如果你不辩解,则天天挨骂,难受。

但实际上,如果你深入思考和观察,会惊讶的发现,从宏观角度而言,中国的体制是最没有与民争利的利益冲动的,相反,西方的体制才具有与民争利冲动。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是家天下体制,而西方是小利益团体掌天下体制。

在家天下体制中,天下都是你的,你为什么要与民争利呢?你争来争去,不是争的自己的利益吗?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这种体制中,也许你会看到某些基层公职人员有贪污、受贿或者其他争利行为,但是从整个体制角度而言,是绝对禁止这种行为的。这种禁止与民争利的行为趋势,在体制内越往上越明显。因为当体制内某个人身居高位时,他能否坐稳这个位置,跟天下的民心向背有直接的关系。一旦天下不稳,体制内位置越高的人,越倒霉。

这就好比三国中,当曹操前来攻打孙权时,鲁肃跟孙权说,东吴谁都可以投降,唯有孙权不可以投降。别人投降后,接着当自己的基层公务员就好了,但是孙权投降后,就完了。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设立监察委,对整个体制内公职人员管控越来越严的原因。越到基层,他跟体制的利益关联性就越小,不论天下怎么变,他都可以接着当他的基层公务员,因此,他就会有贪污、受贿等这些反体制行为趋向。但是,越到高层,他跟体制的利益关联性就越高,体制越稳定,民众越认可,他才能坐稳位置。一旦与民争利,导致天下不稳,他就会身陷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发生之时,中国政府和西方政府表现完全不同的原因之一。我们为了抗疫,足足累死了300多个D员公职人员。因为在家天下体制中,如果天下垮了,家也就垮了。

但是,西方是小利益团体掌天下体制。整个社会,根据所属利益团体不同,被人为切割成无数不同的利益板块。然后,每个板块都可以推出自己的代言人(议员),再然后,这些代言人互相PK,最后选出总统。所以,总统跟全民的利益关联性,远远不如跟自己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团体关联性,来得高。比如川普,他表现得最明显,他完全讨好自己的深度支持者,对于不支持自己的群体,直接抛白眼。

所以,这些小利益团体代表上台后,他会趁着自己在位的便利,利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限,拼命为自己所在团体捞取利益,国家怎么样或者未来会怎么样,他根本不care,反正我干四年,也许就下台了,哪管身后事。由于天下不是自己的,他们反而会有强烈的与民争利冲动。而且,西方国家的诡异之处是,他们把有些腐败给合法化了,比如,官商勾结,互相输送利益,在我们这儿,属于犯罪,在他们那儿,叫做政治献金和中标政府项目,是合法的。

因此,如果中国政府强势介入经济,不会是与民争利,反而是为了拯救经济。我相信,等到经济危机过去后,政府会再逐步退出去。如果你去观察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政策,你会发现,在整体经济不好时,政府会介入一些行业,而在最近一些年,由于民营经济发达,政府一直在简权放政,国资从很多行业里都退出了。

4、关于经济大萧条的一些画面性思考。

大家不要把经济大萧条想的太高深,其实不复杂。假设现在你变成了一个外星人,不再是地球人,你飞到了半空中,用看蚂蚁的心态,去看人类世界,就会发现,所谓经济大萧条,就是这个社会中90%的纸币、生产资料、生产能力等,都被10%的人占有了。而剩下90%的人,手中既没有纸币,也没有生产资料和工具,也没有生产能力,被这10%的人奴役。

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大家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

由于这90%的人没有纸币,没有生产资料和工具,也没有生产能力,生活过得极其萧条,而另外这10%的人,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喝不完的牛奶都要倒河里。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难道这90%的人,就不能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变生活吗?不太容易。

还是以上篇中的面包店举例。假设有人看见,现在市场上面包奇缺,价格很贵,自己也想开个面包店,然后就能成功吗?不一定。简而言之,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他有多少资本,比如,房租可能要10万,制作面包的机器和烤箱可能要3万,面包店内装修可能要2万,最后这些加起来,可能启动资金总共要15万。但是,他口袋里只有5000元。

这就好比,也许你觉得未来房价会涨,所以想去买两套房囤起来,等着涨价后升值,可是一问房价是1000万一套,首付至少300万,而你口袋里只有30万,你能买得成吗?买不成。

所以,再怎么勤劳,也没用。

而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当这10%的寡头们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后,他们绝不会主动放弃这种生活。他们会牢牢控制手中的纸币和生产资料,并控制好生产总量,让剩下的90%的人,一直有求于他们。这样的话,剩下的90%的人,由于没有独立的生产能力,会一直过着痛苦不堪的萧条生活,且由于社会上升通道完全被这10%的人所掌控,他们会一直有求于他们,整个社会极其悲观和不健康,充满负面情绪。

5、全球性疫情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

市场经济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头是消费,一头是生产,仅此而已。比如,有人要买面包,则有人生产面包,而当这个人在生产面包时,他就要去买面粉和机器,于是,有人就生产面粉和机器。最后就是,由消费带动生产,生产过程中又产生消费需求,接着去消费,然后再带动生产,如此循环往复,一环扣一环,市场经济的齿轮就转动起来了。

因此,看全球疫情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消费端有没有国外消费者,二是生产端需不需要到国外去采购原材料。如果有,则会受影响,如果没有,则不受影响,就这么简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国内每年生产2亿件衣服,但是国内的消费总量是1亿件,另外1亿件是卖到了国外。因此,如果国外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经济垮了,当地民众没有了消费能力,则多出来的1亿件衣服就没人要了。国内所对应的1亿件衣服生产厂家,就要倒闭,并进一步连累上下游行业和相应企业。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国内汽车制造商的车间生产线开动起来,需要烧石油,而我们国内没有足够的石油,需要到国外去采购,但是国外由于经济垮了,没人开采石油,导致我们采购不到石油,于是,国内的汽车生产制造就开动不起来了。即便你有消费需求,想买汽车,可能也不一定能买到了。

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援助世界各国抗疫的原因。救活了他们,我们受到的影响也会小一点。当然,其他国家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主要看我们的国外消费者客户和供应商有多少,以及我们是否可以将多出来的产能在内部消化,并是否可以找到内部的替代供应商。

还是以前面的衣服举例。假设国内每年的衣服产量是2亿件,虽然国内的消费总量是1亿件,但其实还有1亿件的衣服需求,只不过都是买的国外货。所以,如果把买国外货的1亿件衣服需求,也全部转为买国内货,则正好是2亿件,生产产量和消费需求相抵,国外民众原先对另外1亿件衣服的消费需求即便没有了,也完全影响不到我们这边了。

同时,还是以前边这个汽车生产石油举例。假设虽然国外的石油采购断档了,但是国内发现了大型油田,石油产量蹭蹭的涨,完全补足了国内汽车制造烧油的需求,于是,国外的石油供应断档,也就完全影响不到我们这边了。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要印钞票,或者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国退民进之类,而是要赶紧整理归纳国内各行业的消费和生产情况,看哪些是跟国外关联的,并尽快寻找国内的消费转化渠道和供应替代品,做到国外的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的最小化。

结语:之所以花时间写了上篇和本篇两个长文,是因为看到了某经济学家的演讲后,感觉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让大家温习通俗易懂的知识。国难当头,我们应该传递知识,而不是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传递恐慌。这是可耻的。
共收到 10 条回复
cx0127 · #2 · 2020-4-2 17:58:08  回复
IMG_20200402_175841.jpg

这里让我联想到最近的私有化
明月松间照N · #3 · 2020-4-2 18:09:27  回复
看完了,好长,种花家确实该准备起来,不过我相信高层智囊应该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加油!
beikaotopik · #4 · 2020-4-2 18:34:46  回复
看完我有一个想法,普通老百姓做不了什么特别大的动作,但是家里想买东西的时候请买国货就是对国家经济自己生活的贡献,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点评

买国货  发表于 2020-4-2 19:27
牛肉火锅 · #5 · 2020-4-2 18:39:17  回复
很好的,反正我从来不信资本说的什么自由市场,因为资本只认钱,自由市场也只认钱,谁跟你谈生命,也就口号宗旨敢说出“为人民服务”的兔子还能指望,因为兔子还要脸喊了就得认,至于别国?呵呵,看有谁这样喊的
红瓷绿瓦玉如天 · #6 · 2020-4-2 18:58:00  回复
我坛有质量的小论文越来越多了,我是不是囤个号等升值啊(〜 ̄▽ ̄)〜

点评

哦,转载。也不错啦  发表于 2020-4-2 18:58
十芳 · #7 · 2020-4-2 19:14:31  回复
今年中国考虑的是粮食,新基建,包括刚刚发出来的,我们的东方超环一亿度运行10秒,应该都是打前站的。
扶摇mm · #8 · 2020-4-2 19:26:25  回复
我想起了中粮集团,我们能买到便宜的油,是因为他,还有乐凯胶卷
RABBIT0201 · #9 · 2020-4-2 20:29:13  回复
努力消费,买国货,不要抢购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