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不会导致经济萧条,甚至引发世界大战? 有的朋友可能有个疑惑,即疫情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引发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甚至引发世界大战?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明白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的本质,通俗来讲就是消费经济。由消费拉动生产,由生产拉动就业,就业再促进消费,消费再拉动生产,以此往复,无限循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饿了,到一个面包店跟老板说,老板,我买10个面包。然后老板什么反应?他会很开心,因为生意来了,然后马上组织人力,开始进行生产,制作10个面包。这就是消费拉动了生产。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如果老板生意很多,忙不过来了,他可能会雇一个帮手,帮他一起做面包。这就是生产拉动就业。而这个帮手干到月底后,会收到一份工资,然后他会拿了这份工资,去买面包、水果、衣服等,这就是就业促进消费。 当这个良性循环形成后,社会经济的齿轮就开始动起来了。而政府呢?在这个消费、生产、工资发放过程中,对每次交易都收一点钱,纳入公共财政收入,于是政府也就有了收入,可以进行公共管理。 所以大家看到没,市场经济齿轮的启动原动力,是消费。如果没有消费,则经济就启动不起来了(当然,现实中启动经济齿轮的还有政府投资,不过泛泛来讲,我觉得投资也是消费,只不过是消费购买大型基础设施) 那么,疫情会不会导致经济衰退呢?会的。因为疫情之下,所有人都在家隔离,不敢出去消费了,或者说,只是保持最低的消费,导致与原先相比,消费极度萎缩。消费一旦萎缩,生产就开始萎缩了。 还是举面包这个例子。本来你闲暇之余,经常会逛楼下的面包店,买一两个面包,然后滴水汇成河,很多人的购买行为,撑起了面包店的生意。但现在由于疫情,你不再下楼,也不去店里买面包了,导致这个面包店很快就因为没有生意可做,关门倒闭了。 这种倒闭,短期来看,对社会经济的损害,可能还能修复,但是长期来看,将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即如果疫情持续蔓延,无法让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则消费的极度萎缩,将可能造成相应行业生产能力的丧失。 比如这个面包店,如果疫情只是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大家又可以正常出门,到面包店买面包,则老板很快就回来了,雇佣的帮手也能很快复工,大家的损失只是一个月的钱而已。但是,如果疫情持续了半年或者一年,则面包店制作面包的机器可能因为长期不使用,而生锈坏了,或者店里的其他配套设施,也已经失去生产能力,则这时你会发现,即便你有消费需求,生产也跟不上了。 这就是消费的长期萎缩,对经济带来的致命性损伤。 这时,一个诡异的现象就产生了,即社会慢慢出现通货膨胀。这个通货膨胀,不是因为国家多印了钞票(纸币),而是因为物质的短缺造成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讲过,即简单来讲,社会上的物质总量,和钞票总量,是相对应的。假设社会上有100万亿的物资,同时有100万亿的钞票,则一元钱钞票对应一元钱价值的物资。但是,如果由于相关行业生产能力的丧失,物质总量开始减少,而钞票总量却没有减少,于是,钞票便开始贬值,物价便开始涨起来了。 说到这儿插一句。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一个行业生产能力的萎缩或丧失,会连累上下游行业的生产能力,都开始萎缩或丧失。 还是以前面这个面包店为例,假设这个面包店倒闭了,则对上游小麦、面粉的需求量开始减少,相关农户和商贩就开始倒闭。同时,对生产制作面包的机器、烤箱需求量也开始减少,相关行业也开始逐渐倒闭。而机器、烤箱是由钢材、皮带等组成的,则与此相关的行业也开始逐渐倒闭。最后,很多行业受到牵连,生产能力受损。而当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因长期不能开工,都受到致命性损伤时,社会上的物资总量,就开始减少很多。 当社会的整体性消费极度萎缩,导致损伤了社会的整体性生产能力时,则社会的物质总量将会大大减少。假设社会上原先有100万亿的物资,但由于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减弱,现在经过消耗和荒废,只有50万亿物资时,则你原先可以用一元钱买的东西,现在则必须花两元钱才可以买到。 而更要命的是,由于物资开始短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助推物价开始飞涨。 还是以面包店为例。假设市场上原先有10家面包店,现在倒闭得只剩一家了,则剩下的这家面包店到了某一天会突然发现,来他们家的顾客可能越来越多。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费萎缩,等市场上的面包店都倒闭得差不多且无法恢复时,人们会突然发现,想买面包却买不到了,只剩了一家面包店可以买。于是,部分恢复的需求全部挤到了这家面包店,导致这家面包店严重供不应求。 然后,这家面包店老板就会开始涨价。比如,原先是一元钱一个面包,然后他涨到两元,发现仍然供不应求,然后再涨,发现仍然挤破门,然后接着再涨,最后可能就涨到100元钱一个面包了。 最后,通过超高物价,社会上大量的钞票,全部转移到了在这些行业仅剩的几家寡头手中,即社会上可能90%的人,手里没有钞票,出现钱荒,而这些寡头手中,则手里存有大量钞票,富可敌国。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既然面包涨价了,难道就没有人跟上,迅速开第二家面包店,形成竞争吗?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第二个人有没有能力开第二家面包店,因为开店是要先进行成本投资的。如果经济衰退时间比较短,比如一两个月,则我相信社会上有大把的人,有能力开第二家店,会迅速形成竞争,经济马上恢复良性循环,但如果时间比较长,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则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家底花光,没有余钱去投资开店了,于是,就只剩家底最雄厚的寡头在那儿玩了。 然后,经济史上最荒唐的一幕就出现了。面包寡头们为了维持100元钱一个面包的高价,会开始人为限制面包的生产和供应数量。明明他们有能力生产出全社会需求的面包总量,但是他们就只生产十分之一,让普通民众可怜巴巴的在门前排队,花100元钱高价买面包。因为一旦提高面包生产总量,面包的价格就会降下来。而他们为了维持高利润,就人为限制面包生产数量,让面包维持在一个超高价格。 这就是我们中学课本学过的,经济大萧条发生时,一边是穷人没饭吃,另一边却是富人们将牛奶倒入河中的诡异场景。 这种荒诞畸形的场景,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物资的生产总量,被人为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导致生产非常少。而生产少,则意味着对工人的需求非常少,无法拉动就业。而工人如果无法就业,则挣不到钱,就没钱去消费。而如果没钱去消费,则进一步无法刺激生产,导致非生活必需行业相继倒闭,生产能力逐渐丧失。而这些行业倒闭后,则进一步减少了对工人就业的需求,工人进一步失业。工人失业后,则更加没钱消费,减弱了生产的动力。这种恶性循环形成后,最终会导致,连吃饭这些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相关的行业,慢慢地也跟不上生产和供应了,最后就是大批的底层民众没饭吃。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基本只有以下几个办法: 1、政府出面,向这些掌握了社会绝大部分钞票的寡头们借钱,然后用借来的钱,给民众发放救济,但是政府并不介入经济,仍然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这个办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即便你借再多的钱发给民众,由于物价飞涨,寡头们可以随时操控价格,一旦借的钱花完了,问题还是在那儿。而且,由于政府跟寡头借了很多钱,以后彻底没了尊严,沦为寡头的玩物。 2、政府出面,向寡头借钱,同时用借来的钱,强势介入经济,比如开设国有面包店,售价10元钱一个,然后根据利润回流情况,再慢慢压低价格,同时用借来的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形成市场的自由竞争。 这个方法会严重损害寡头的利益,基本行不通。寡头们也不傻,不会笨到借钱给政府,然后培养自己的竞争势力。 3、政府出面,采取暴力手段,将寡头们的钱全部充公,寡头们谁敢反抗,全部坐牢或杀掉。然后政府用充公得来的钱,强势介入经济,比如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设立一些国有企业,恢复生产,提振经济。 这是德国政府在二战前的做法。血统理论,在我看来只是为了给杀寡头们寻找的一个借口。最后之所以落得身败名裂,是因为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脑子严重过热,成了全人类的公害,最后被反噬。 4、政府出面,既不充公寡头的钱,也不向寡头借钱,而是开动印钞机再印钞票,用多印的钞票强势介入经济,提振生产,稳定物价。 这个方法本身是有悖论的,因为在经济畸形萧条之下,本身已经物价飞涨,社会存在严重通货膨胀,如果政府在此时,再多印钞票,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不仅于事无补,可能还会火上浇油。 所以,大家看到没,在自由市场经济之下,尤其在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之下,一旦情势恶化到这种程度,基本是无解的。 那么,如果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一方面,社会上有大批的人员没饭吃,社会极其不稳定,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经济之下的政客们,既无法让这些人员有饭吃,也基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无法对寡头们动手,甚至他们连通过国有资本强势介入经济的行为都不敢做,认为这是违反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于是就说,这是中国病毒,跟中国去打仗吧。 到外部去打仗,有两个好处: 1、将内部的不满情绪引到外部,可以避免内部的极度撕裂,甚至政府垮台,变成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极其不安定。 2、战争将创造出消费需求。你没看错,我们又回到开篇的原点上来了,即政府通过战争,来拉动消费。 在平时的和平非战争状态,社会的消费需求都是民用的,比如买个面包,买件衣服,或者买个家用电器。消费起来后,生产就会起来,社会经济的齿轮就转动起来了。但是,一旦这个协调机制失灵,导致社会出现巨大灾难后,则军用需求同样也是消费需求,比如生产飞机、大炮、坦克、子弹等。这些消费需求起来后,生产也就起来了,社会经济的齿轮很快也能转起来。 市场经济的诡异之处在于,只要战争不是发生在自己国土上,仗打得越嗨,经济会越来越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人生产了面包,你买了之后吃掉,变成了粑粑,冲到下水道不见了,这个过程,跟你生产了一颗子弹,直接打到了海里不见了,效果是一样的。 现实中,你面包买的越多,生产面包的人越忙,雇佣的工人越多,工人的消费刺激生产越多,经济会越好。同样的,国家买的子弹越多,生产子弹的人越忙,雇佣的工人越多,工人有钱之后,对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民用行业的生产刺激开始出现,经济齿轮马上进入良性循环,顺利度过经济危机。当然,前提是,这些子弹都是扔到海里,或者打到别国领土上,不是打到自己国土上。不然,一颗导弹掉下来,你的经济成果瞬间就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二战中,能够大发横财的原因之一,因为战争远离它的国土。 而且,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紧急法案,权力无限大,不仅可以避免被寡头奴役,还可以反过来向寡头讹钱。寡头要是不从,街上那些游行的人,瞬间就可以把寡头给灭了。 所以,这就是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帮助美国防疫的重要原因。美国如果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经济极度萎缩,甚至出现大萧条,它的体制很可能是无力解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极端荒诞情形的。到时候,美国的战争内在冲动会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不要去嘲笑美国政府的种种抗疫行为。相反,我们要适当援助它,并且要鼓励他们的民众不要陷入恐慌,该上班上班,该消费消费,尤其是不能停止正常的消费行为。只要他们的正常消费行为不停止,正常的生产就不会停,经济大萧条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引爆战争的因素也会减少。 如果在美国极端的经济大萧条没有发生,而是拉长为长期的经济衰弱、疲软,对中国是无大害的。但如果情势急剧恶化,导致极端的经济大萧条发生,一旦引爆战争,对中国是有害的。 当然,这是对美国而言的。如果有的国家,既无力解决经济问题,也无力发动战争,那么只有无尽的混乱。所以,中国在援助美国的同时,还要做好自身边境线的控制,防止在未来有大量难民涌入。 最后说一句,对于国内也是如此,不要因为疫情到来,就停止你的正常消费。比如,假设你平时爱买衣服,则现在该买还是买。如果你停下来不买了,则过段时间有些衣服厂商就该倒闭了。等这些衣服厂商倒闭后,市场上能够生产的衣服就开始减少,物资总量下降,然后钞票开始贬值。等你过段时间再去买时,会发现衣服涨价了。你以为你现在省了钱,其实却没省到。 当然,这不是鼓励你乱消费,量力而行,正常就好。 |
转自微博,觉得很有道理,比较长
[天地无极] 经济萧条会不会引发世界大战
cx0127
· 发布于 2020-04-01 19:04
· 506 次阅读
可怕可怕 |
因为疫情现在无法动用军队,就算是开战也得等到全球疫情都结束之后,眼看本子和阿三要爆雷,还有防止向非洲和南美恶化。德国预计要花两年时间抗疫,也就是说全球两年内无法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照目前失业率看他丑根本挺不过两年,到五月份他丑的失业率就能达到50%了 |
点评
乱码了
![来自安卓客户端](mobcent/app/web/images/mobile/mobile-attach-1.png)
本帖最后由 angelandfay01 于 2020-4-1 22:29 编辑 这文前面的论点论据看着都还行,后面明显夹带私货,不要再讲中国帮助美国就是帮助中国这种洗脑的话了,此一时彼一时。 美国这次缓过劲来后,是死都不会放过中国的,我们也不可能在自己都伤痕累累的时候去拿自己血肉去喂一头未来准备吃掉我们的恶兽。 高层早对各种糟糕的情况做好了方案和准备,两国也已经揭下伪装,对华对武美国没这个胆量,讲句不好听的,美国就算没这次疫情,他也连对伊朗发动战争的能力都没有了。几十年的瞎胡搞早就耗光了美国的国力。他想打代理人战争就看看世界上还有哪片地方没被他毁过吧。台湾是个不错的选择,孤悬海外,虽然离我们相对近点,但对两国来说都不会伤筋动骨,湾湾也正迫不急待想成为帝国的坟场呢。 |
点评
而且恰好在此之前,湾湾耗尽了国内对他们的最后一丝同胞情和同情心,跟什么越南印尼人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