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不一定客观正确,但绝无主观恶意。 凡涉及的事物,不管是明示暗示,都是举例的工具。 【前排声明】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任何不违反法律前提下的所有事物,让每个独立个体都能尽情享受世界上的所有美好。 就根据不完全观察所得,停留在浅表而已,用×文化来泛指游离在现行主文化之外的一切类文化表达,因为学识有限,不能概括,而亚文化、小众文化又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故用×文化代替。 1. ×文化表现出的特性 一是内聚性,虽然互联网的普及消除了时空的限制,但是仍然不能特殊改变圈子自成闭环,自成体系的特质,圈里与圈外,壁垒深厚,圈子之间,分歧也颇多。 二是攻击性,在圈子内部,对于圈子精神归属和秩序感更强,在圈子外的人看来的一些不算问题的问题会引发巨大分歧甚至于争吵。对于本圈子之外的一些窥探、介入、评价,带有先天排斥(当然这种排斥不能单纯以对错去划分,这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甚至于是精神需求) 三是优越性,部分圈子内部对圈外部存在“精英选择”的优越性,而圈里各小圈子的会有“优越”鄙视链,并且一以贯之的传递。 四是矛盾性,既不想在小圈子里孤独,也不想在大众中平凡,希望扩张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不是指增加多少人进入圈子,而是被更多人知道、认可)但又不希望改变、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举个例子,宫里有的解解对 “同人文化”发出正面宣传的声音,其实希望扩大起正面影响,这是对“同人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很值得赞赏(因为我本人缺乏这种对某种事物持续热爱的能力,变心是分分钟的事),但同时有的解解又存在各圈有各圈的规矩,不在意圈外人的看法。(在我看来各方观点比较矛盾,因为我本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基本是“不表态不回应随他去,反正与你无关”,此处没有辣菜比较的意思,或许是我的热爱不够纯粹热烈) 五是边缘性,不可否认,×文化里或多或少有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或者说在现行社会道德标准(注意,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下无法坦然公开的东西,比如嘻哈里的犯罪和暴力,游戏里的虐杀和血腥暴力,动漫里的色情和反人类等等。 2.×文化在中国的生命力 有种观点,一种文化是否主流,除了看有多少支持者,还要这种文化的疆界是否与政治疆界重合。我认可其中一部分,可以当做一个考虑维度。 文化是社会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反映,而社会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中反复检验不断进化的,不管哪个历史时期,都需要找一套让社会平稳发展的文化意识,对于中国社会直白地说,就是“有用”, 于个人有用,于他人有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带的衰退周期,钱、人都是其中的作用者。说穿了,把一切交给时间准没错,时间是检验一切事物生命力的试金石,包括×文化。 想当年,轰轰烈烈的“杀马特”“非主流”“青春疼痛文学”现在如何了? |
本帖最后由 玉兔爱吃苗 于 2020-3-11 20:51 编辑
[天地无极] 就是对近期观察的一些总结,不一定对,但就想哔哔一下… ...
玉兔爱吃苗
· 发布于 2020-03-11 20:50
· 592 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