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作为一个不想被剥皮的老古板,真诚的请教演耽改剧的福利是啥,先天的红利是啥。必须承受的风险是啥。 我这里是和平讨论帖,主题来源于看到的你享受了腐女红利,腐女帮你捧红,所以那些是你该承受的 最近的事做市场的或多或少都会关注,毕竟现在粉圈化,请明星就是双刃剑,用得不好就是害人害己,市场部老大其实很多没有明星耽改出身这方面的观念,毕竟还有企业请苍老师当代言人的,我想清楚这方面的具体问题,便于以后规避风险。 |
非引战,毕竟我一部分工作就是和明星打交道,真出了最近一出我会被领导剥皮的,我选择合作明星看的数据绝对不会有他演没演耽改剧。
[天地无极] 求教:演耽改剧有啥红利(真诚求教)
lovetony
· 发布于 2020-03-02 18:16
· 1154 次阅读
也就耽改火了几部才能谈红利,糊的你们都看不见……我现在还记得算第一个有点名气ip的名流巨星影视化的扑街之路…… |
……作为一个边缘化腐女,我其实也很好奇这个“红利”的说法 因为我作为小说的腐女,剧出来质量不好我是不看的,这是我作为影视剧观众的选择,甚至会主动呼吁“书剧分离”,一定程度上算阻碍引流,为什么会觉得书改编成了剧腐女就会全盘接收呢? 我觉得大家说的所谓“红利”,其实并不是腐女带来的,而是营销带来的,比如sci谜案集,这也是耽改,但你看宫里解解有多少知道这部剧的?甚至我作为一个看过原著的腐女来说也是不久前才知道这部剧,而且因为剧里人设跟书中人设差别略大而看不下去 |
就身边观察 网上吵的热闹,现实死水微澜 我身边的社交圈谈明星和剧的都很少 大家关注点都不在这儿 娱乐圈相关产业核心从业人员有没有500万,我记得看2019年统计年报,整个文娱产业的营业值约等于华为,所以,嗯,我觉得整个圈子都不需要感觉太良好,还有提升空间呀。 |
点评
估计真娱乐业的影响力和市值还不如新闻连播……
@Alexia,还有就是文化影响力方面,嗯,有待进一步发掘哈,至少我所了解的文化产业,影视只是很小很小一个分支,其中的内容创作就更不说了。
@Alexia,其实并不,感兴趣可以去看统计年报,文娱产业涵盖非常广,体育等都包括其中,而精简到娱乐业,尤其是影视业,就更小了,再缩小,嗯,我就不多说了。
主要是文化上的影响力大吧
当然,我是奇葩,学生时代混天涯习惯了,我就是整个社交圈的娱乐八卦集散地,每次吃饭没话题的时候大家就叫我讲八卦。
甲方最大的问题是不会放弃线上销售这块,而这块,如果请明星代言引流,很容易受影响
我理解,第一点,看剧的群体超过半数都是女性,很庸俗的说,普通言情里面的女主有很多"招人恨"的,但男主一般都是"完美无瑕"的,一朵鲜花插牛粪多数情况下都是女主不配,但是男男一般就处在双方都很优秀的对等层面;这就导致第二点,优秀男性的吸引力很强,两个优秀男性吸引力更强,并且不会有女人出来"捣乱",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兄弟情(正常的那种)比爱情更令人向往,因此很多观众沉迷了,在一段时间内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这很露骨,但你不得不承认人性如此);真心实意会导致第三点,产出,电视剧本身还有花絮等等很明显不能满足"热恋期"的粉丝,有能力的人开始自行产粮,这个力量和影响力大家都懂。 |
点评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bg的编剧那么脑残把女性形象都写的一言难尽。我多么盼望有一部独立自强的女主剧,为什么只能英雄救美没有美救英雄
解解,你不如换个角度从白发这部剧思考一下, 据说白发的网络讨论量并不大,也被说成中老年喜欢的狗血剧。 但! 貌似制片人张大美人很满意这部剧。 为啥呢? |
本帖最后由 rirke 于 2020-3-2 19:07 编辑 喵喵喵喵喵 发表于 2020-3-2 18:30 我觉得做为一个看过SCI的前腐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把SCI和CQL对标我觉得对双方都不公平。 SCI的两个人,我当时追过一阵剧还算比较了解。虽然宫里姐姐看不上这两个糊咖,但是他们纵向来说绝对是有加成的,这部剧算是两人有点水花的剧了。其中之一季肖冰好像就是这剧之后才有工作室的(因为时间有点久了,我做为一个三月剧粉,记错勿怪)。另一个现在半糖的男二,前几天白鹿那个大混战里不是宫里姐姐还说他的CPF吊打纯粉嘛。这两人运气比较不好就是当时SCI对打镇魂,而且背后没有金主。他们当时接剧的时候,SCI整个剧投资才1000多万,反正算下来整个团队的片酬才2-300万元(包含各种演员)。 但是我觉得吃耽改红利也不太准确,应该是吃的IP和细分市场的红利。但因为耽改题材,本来就有个受众倾向问题,这应该也是细分市场之后,对于比较空白市场的开发。毕竟喜欢耽改的,要么不太吃BG的傻白甜霸总,要么就只吃耽美题材。 |
其实这么说吧,腐女这个群体是小众,说是小众是相对来说,绝对数量上是不少的。这个题材以前被压得久了,所以一旦拍会就会有特定的人群至少会来看一眼,那第一批观众群就有了。如果能够抓到一两个点,就能引爆这个群体的关注。我一直说zh剧很烂,但是两个演员演的还可以。至于cql则是病毒式营销。但是就像粉丝对收视率无足轻重一样,就算fv群体数量远大于一般粉群,也一样支撑不起收视率。实际上就是zh根本没有出圈,如果不是鹅拼命yx,cql也不可能出圈,事实上最后还是走了rps路线,就这样播放量还是不理想。 所以换到销售量也一样,耽改演员也走的是粉丝经济,粉丝的购买力可能高于同级别的其他演员,但是和大众销量还是不能比的。 |
点评
做市场,不怕稳,就怕出问题。
rirke 发表于 2020-3-2 19:02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跟你不一样,看的是少江湖,男主也是小透明演的(剧播前已经抠脚大半年了),但现在要不是疫情在,男主估计已经在拍另一部古装了,多少还是有加成的,只是因为原来是小透明,现在是小磨纱吧,显然耽改还是有作用的,哈哈哈 |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样的想法对不对,腐女之所以觉得他们的红利大是因为腐文化流行的那些年太小众没有人给他们拍剧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所以一堆人自发的靠二次元产粮还有写手写同人,而这批人是比较早入驻网络到微博这样的平台的。以前没有粉丝经济,bgip改编大爆的电视剧主要靠上星来推广。那个时候内娱追星并不成熟,也没有现在这种环境。但是那个时候腐女已经开始形成氪金互相报团这种习惯了。但是最近几年电视台大势已去,大众看剧的热度没有以前集中,娱乐开始碎片化很多bg电视剧的观众也没有习惯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但是bl剧的观众却会产粮写文会显示得热度很高。 我感觉耽改剧再多拍几部,热度也会开始分散。而且bg的观众也慢慢开始学会氪金产粮。到时候就无所谓哪个给的红利多 |
月兔月兔上月宫 发表于 2020-3-2 19:27 腐女的衍生热度反而不在我们考虑范围内 1、我们对演员的评估除了数据就在于演员作品角色本身,就像我上司,他说XX他说我认识,演过啥,我们对知名度判读不会根据衍生,因为衍生再多,角色本身无知名度也是没用的。 2、做市场的其实很多时候恐衍生,因为不管是请明星还是啥都是为了品牌自身,不是为了明星,所以广告物料就会从品牌自身入手而非明星,就会出现粉丝口中的不行,不好看之类的。 |
我认为不存在所谓的“耽美红利”,说这句话的人不过就是被这两年因为两部耽改剧红了人的现象洗脑了,完全就是幸存者偏差。“顶流是耽改剧红的,所以演耽改剧就会变成顶流”,这个思路完全没有一丢丢逻辑性可言。 一.18年的顶流包括但不限于耽改,还包括选秀,19年“顶流”如果只是因为耽改剧,根本成不了“顶流”,完全依赖于每天住在热搜上的营销力度和炒cp,换句话说,你换个演大ip bg的人,这个营销力度,这个炒cp的力度也能捧成“顶流”,所以跟什么题材完全没关系 二.18年之前的顶流们(代表例子是四大三小,不要说我捆绑,说正事写小论文的时候拒绝粉圈思维),他们哪个是演耽改红的?有演bg红的,有唱歌参加综艺红的,有营销红的,所以不演耽改照样可以成为顶流 三。这几年播的耽改有多少,我特地去查了下,找到一篇2019年10月6日腾讯网的汇总文章,里面列举了很多已经播出的耽改电影和电视剧,有几个我听过也瞄过几眼,但是糊糊的看两眼就看不下去了,在网上也很少看到讨论的,更多的是听都没听过。现列举如下:电影《类似爱情》,网剧《逆袭之爱上情敌》,网剧《上瘾》,网剧《重生之名流巨星》,网剧《烟袋斜街10号》,电影《不可抗力1》,网剧《识汝不识丁》,电影《双程》,《系草和校草》(糊到百科简介都没有),电影《综艺小白和三栖巨腕》,网剧《愉此一生》,网剧《错生》,电影《韩子高》,网络电影《我的室友是狐仙之灵狐圣子》,网络电影《暮夜传说之嗜血男宠》,网剧《再见X先生》,网剧《拐个弯儿来爱你》,电视剧《逆光源》,网剧《我的室友是狐仙之青春未央》,电影《浴缸神探》,网剧《镇锋对决》,网剧《最强男神》,网剧《镇魂》,网剧《S.C.I谜案集》,网剧《陈情令》,网剧《少年江湖物语》所以你看,这只是一篇文章中列举的已经播出的,这么多剧,出来几个顶流。就不说顶流了,有几个剧/电影你听过名字,知道主演?所以耽改剧有什么红利?不挑的腐女哪去了,如果说耽美红利,那应该上一部红一部啊,为什么这么多只出了那么几个顶流,甚至只有那么几个人有姓名? 所以我的结论,耽美没有红利,红利是演员自身的演绎魅力所得或者zb的营销所得。演耽美不一定红,不演耽美不一定不红,耽美和红无任何关系。 至于要承担的后果,大概就是被【某些】(我打某些了)跳得高腐女/男缠上,天天脸大的叫嚣“你能红还不是因为我们”完全抹杀演员、剧组、营销宣传的所有劳动(放你妈狗屁,剧情是演员自己演的,剧是整个剧组通力合作的产物(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人家毕竟付出了劳动),营销是资本爸爸掏的钱,你们干什么了,跟懒狗一样躺在床上举着手机大言不惭“耽美红利”)以及被心思不纯/有特殊癖好的人借机发泄人性的阴暗(不过即使不演,这个也免不了。说个题外话,我还在微博看到有wsn拍自己老婆的私处然后发到群里户互相交流,恶心的要吐了,这年头变态真多) |
@lovetony 如果不知道准备选择的艺人到底有多好,那不如去挖挖看他的黑料。 很多时候就算带不动货,但也不能出负面新闻吧。 |
本帖最后由 大可爱18 于 2020-3-2 20:02 编辑 作为腐女我时常觉得耽改跟bg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作为观众我关注的是剧的质量而不是题材,我再喜欢的bl拍出来烂的要死我也没兴趣看完。但耽改的红利大概是粉丝的氪金能力吧。就我看到的,cpf比其他的粉丝更加团结而且因为二次元混的久有足够的氪金史,不管是家里有钱还是能赚,统一的特点就是舍得花。而且因为脑补能力强,所以各种产出能持续性的延长她们对于蒸煮的热恋期,打榜氪金都能争第一。但是一旦双方有非常明显的解绑意图或者实际上的be了这些人也就散了,转别的圈或者提纯到某一方,相应的也会带去这些氪金打榜之类的东西。可能主要是因为真正的有几十万人的真情实感吧,虽然时间长度不定,一定程度上看起来很红带来了很多实际利润而已。而bg的真情实感会少一些。但实际上能吃到所谓红利成为所谓的顶流还是要靠演员自身的努力,演得好长得好看并且有持续的曝光,不然没有那么多真情实感持续 |
大可爱18 发表于 2020-3-2 19:59 实时上还是dg剧题材比较稀缺,腐女好多自豪的产出也是冲着热度去的,想靠产出捞一笔周边钱。是互利互惠的问题,那些嚷嚷着抵制耽改的剧的不知道哪些太太看到剧爆了会不会都清高不去产出呢。当初眠狼可是蹭着zh的热度捞了一笔的。其实说白了,众人皆为利来。要是同期三四部dg剧一起对打也肯定有热度高的有糊的 |
zephil 发表于 2020-3-2 19:54 这个有的时候前期调研的再多也怕的是蝴蝶。 本人黑料部分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对甲方来说影响不大,明星经纪公司再怎么也不会杀鸡取卵。合同期内也有规定明星要保持形象,但是怕的是意外。 比如这次,如果甲方不敏感,只会觉得是粉丝问题,但是对品牌来说,也被牵连,怕的是连带品牌自身形象受损。 |
lovetony 发表于 2020-3-2 20:04 ……那就看看是靠什么火起来的,如果靠的是实力,吸引的粉丝相对来说可能还好点。(比如演员如果有优质角色形象的话就比较好一点)。 如果是营销火起来的……大概率粉丝质量堪忧。 另外经纪公司也要看看,经纪公司好点的话还知道能正确引导粉丝,紧急事件能及时叫停。 另外……还有运气,但运气这东西没法量化。 耽改剧,再怎么样,也是剧,评价标准还是要用“电视剧”的标准去评价,比如去年限定的那部剧,作为剧,真的优良吗?不优良的剧,却作妖作出一个看着红火的爱豆,你说,虚不虚啊。虚,即等于不抗风险。 |
月兔月兔上月宫 发表于 2020-3-2 20:04 说白了应该其实就是消费习惯的问题,腐女这个群体可能有对自己喜欢的剧的演员付费的习惯,而普通观众可能就少一些。很多产粮的确是冲着热度跟热度去的,不管是涨知名度还是赚钱,可能zqsg也有,但最终还是想赚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