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月宫

x
本帖最后由 桂花树边捣药去 于 2020-2-29 09:24 编辑

看了那个什么女王泡面一部分视频,兴冲冲去买来,结果两章都看不下去,然后去网上查了前因后果,发现太扯淡了:


1,首先,所谓爆料的人开始说自己很久以前看过,后来又说有藏本,又说认识这个收藏者但是对方不肯展示,后来又说根本找不到。在网友追问下反复改说法,挤牙膏似的整出一本“结局”。


2,如果文笔可以用“口述”来圆,那剧情呢?随便举个简单例子,林黛玉杀小红,对,我们仙子一般的林妹妹摇身一变,成了杀伐决断的高手。怎么不倒拔垂杨柳呢?!
红楼梦前八十回,哪怕下人犯了很大过错,也没有直接拖来杀的情节,说是说或卖或杀,但是这些事情都不会写那么直白。
而且脂批里分明说了“狱神庙小红探监”,前面曹公花大量笔墨渲染小红,结局就是让绛珠仙草杀?而林妹妹如此超凡脱俗一个形象,瞬间崩塌。前八十回连吃一小口蟹黄都胸口微微发疼的林妹妹,喝茶喝清淡,饮食几乎虚写,突然这么重手?
林妹妹的“多疑”不是曹操的“多疑”,而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心思重”。
而且整个大观园,最通透的女孩子,宝钗,黛玉。这俩看事情都能一眼看到本质,举例子:
众人都在,唯独湘云和宝玉不在,大家都好奇他们去那里了,黛玉说准是算计那块鹿肉去了。紧接着就有人来说,湘云俩要吃生鹿肉,黛玉笑道“我打的卦儿准没错”。

再说关在怡红院外那回。白天宝黛闹别扭,宝玉被贾政叫走,出去看是薛蟠诓他。傍晚回来,黛玉担心他一天,去怡红院看他,路上因为看风景耽误,宝钗先一步进去。轮到黛玉敲门时,刚好几个丫鬟拌嘴,没有听出黛玉声音,说“凭你是谁,宝二爷说了一概不许放进来”,还抱怨“没个白天黑夜,只管来坐”。
这时房中传来一阵阵宝钗的笑声。这个阶段宝黛还在相互试探,没有肯定彼此的时候,黛玉误会,现在树下哭了很久。
第二天宝玉找她,她不哭不闹,只是避开。宝玉搞不清楚状况,就追问让自己死个明白,黛玉就说,昨儿我来了你叫丫鬟不给我开门。
宝玉很无语,说昨儿就宝姐姐来坐了一下子,我怎么可能不给你开门?林黛玉想了一会儿就明白过来,说是了,肯定是你的丫鬟又吵架拌嘴,说话丧声丧气的,没听出来。
除此外,还有很多情节,无不说明林黛玉是非常聪明的,用“明察秋毫”形容不为过。
曹雪芹前面花80回辛苦立起的人设,只为在大结局啪啪打脸?


3,凤姐变成鬼回来抖威风。
看到这个情节时我就笑了,如果可以随便变成鬼跑回来,就跟狼人杀里死人开麦有什么奇怪?
红楼梦经典就在,根植于现实基础。
前八十回,几个重要人物死的时候,的确有“留遗言”,除了秦钟回光返照说了句“挣钱当官”这种讽刺类的话,其他人都是几句话诀别。
晴雯那么大的委屈,也只说了句“从此你们过吧,我就不过了”,而不是拉着宝玉哭诉自己死的好冤枉,其实是谁谁谁告密诬陷我(那就是聊斋不是红楼)。
秦可卿心系贾府,也只给凤姐留了几句警示提点的话,说“天机不可泄露”。
尤三姐自刎后,对柳湘莲说我等了你多少年,然后在尤二姐快死时,托梦给她,让她去杀凤姐,但是尤二姐没这决断。
除此以外,比较心惊的就是凤姐宝玉中邪术,但是这一段我们是开了上帝视角知道他们被坑。而贾府的人请了很多人都不管用,最后是僧道出手用通灵玉解决。
也就是整本书里,关于鬼神是暗写,毕竟作者有太虚幻境设定。但是对于书里的人来说,鬼神之说由来已久,终究没有确切论证。总是似是而非,里面僧道在人间行走的造型更是一言难尽。
这才是现实的手法,古代比较迷信,但是红楼梦不是聊斋和西游记,这些鬼神都要藏起来,而且不得干预扰乱既定命运。
不然,贾府的祖先也不会千方百计求着警幻给宝玉开窍,也不会看着贾府悲剧了,中秋夜在祠堂唉声叹气。
如果鬼也能杀回来,他们早杀回来了,比起凤姐,这些曾陪着太祖打天下的战斗魂,不是更有威力,更担心贾府存亡?


3,抄袭多个红学家的分析,还有以前红学家情榜,然后杂乱无章。
很多人用“结局符合判词”来混肴视听,红楼梦的基本走向结局早就很多人考证,判词都在那里,猜来猜去,大部分结局估计也十之八九。
我们好奇的是结局吗?我们好奇的是过程!
红楼梦前八十回,我反复读了几十遍,从初三时就开始。至今十余年,不敢说多懂,至少里面人物个性特征,也就是人设是比较清楚。
这个版本文笔烂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剧情透着一股三流网文风,人设不忍直视,反正我是看不下去。
套用某些网友的话,癸酉版:
贾母见了宝玉喊读书
王夫人见了宝玉喊读书
林黛玉见了宝玉喊读书
……
而在前八十回,黛玉宝玉反而试探彼此真心,最后达到灵魂互通,知己无双的地步。
黛玉清楚宝玉不是反感读书,而是反感为了功名利禄的读书。
在前八十回,袭人、湘云、宝钗劝读书,宝玉说林妹妹就从来不说这种混账话!
黛玉听完又惊又喜,我素日拿他作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感叹宝玉如此不避嫌当众说出来。
还有宝玉喜欢弄胭脂,有一次又在脸上留痕迹,黛玉怎么说?你又弄这些,就算弄也该注意别带出来,让人看到当个新闻……总之就是告状到贾政那,实则多半指赵姨娘母子。
从各种小事可以看出,黛玉非常懂宝玉这个人,而且黛玉偏道家,尊重个人意识和发展,她不会去劝宝玉做不喜欢的事。
这是从小的特性,第一次看宝钗,宝玉喝酒被奶妈啰嗦那段,黛玉怼奶妈,还记得吗?
奶妈当众怪黛玉“林姐不必助着他,倒是劝劝”,可见黛玉没少干这种事。


4,对话以及诗词
其实就算是不能将“原本”全部写出来,里面一些大体对话总记得吧?诗词呢?
前八十回,大观园姐妹多次作诗,而且诗词都符合她们的性格身份以及身世。
另外随着她们的成长,诗词水平也在日渐成熟。
不管宝玉还是小姐们,后面写得只会比前面好,莫非一首完整的都记不住?
我初中看红楼梦,至少能背熟夕词前面四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其实只要出诗词,就暴露大半了。
而里面人物对话,大部分比较网文,说实话,连甄嬛传和知否都比不上,我是佩服造假者勇气,这也敢端上来。


5、原本
按理说,原本的确珍贵,管你石头记还是红楼梦,不过你都曝光口述了,为何还死死捂着原本不肯拿出来?
口述就割了一波韭菜(心疼我的钱,拿来给月宫买服务器不香吗?),把原本拿来再割一波不香吗?
就算不肯拿原本,你拿几章来作鉴定也是好的。
看看到底是不是清朝的纸墨。
只肯口述,不肯出原本,就是耍流氓!


今天先掰到这里。这个版本实在看不下去,所以不挨个掰了,我宁愿看高谔,看完这个版本,高谔的林妹妹吃“五香大头菜”也没那么雷了。

随手贴一个癸酉对话:
v2-882a92a848ad8eb14a7bc9acab8dd476.jpg

像不像宅斗文撕逼?
那个“西洋点子哈巴狗”挺熟悉吧,前八十回,碧痕得了王夫人衣裳那回,大家取笑袭人的比喻。
实际上,红楼梦神奇就神奇在,书里骂过人出现过的对话,几乎不会重复。
而很多“续书”都捏不准人设,还有当时官话,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抄袭前八十回说话,或者改一下说话对象,模仿口吻。
结果就是,迟早露馅。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此处bug,贴一个79回红楼梦原文:
老嬷嬷们便将芳官指出。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懒待出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着宝玉无所不为。”芳官笑辩道:“并不敢调唆什么。”
王夫人笑道:“你还犟嘴。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呢。你连你干娘都欺倒了。岂止别人!”因喝命:“唤他干娘来领去,就赏他外头自寻个女婿去吧。把他的东西一概给他。”又吩咐上年凡有姑娘们分的唱戏的女孩子们,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

划重点:所有唱戏的都在第79回撵走了,艾官也是其中之一,此乃诈尸。


红楼梦太难续了,因为要同时召集曹雪芹的学识、贵族经历、而且还要是先荣后耻、生活朝代关键特色、笔力才华、思想境界格局、十年磨一剑的毅力,至少这七颗龙珠……几乎是不可能了。
共收到 32 条回复
我是一只小小鸟 · #2 · 2020-2-29 08:58:04  回复
高鹗版本能流传,自然有其可取之处

点评

续书里比较好的,对比之下其他更不忍直视  发表于 2020-2-29 09:16
+1  发表于 2020-2-29 09:03
yshddj · #3 · 2020-2-29 09:06:45  回复
那个UP讲得很多都不敢苟同,还有现在一堆人分析红楼梦,把红楼梦当宫斗小说来分析~

点评

研究进入瓶颈,为了恰饭,开始虾扯淡  发表于 2020-2-29 09:16
鲤鱼跃龙门 · #4 · 2020-2-29 09:16:17  回复
最近正在重温,才看到二十一回。对啥版本的没研究。 网上找了脂评的和家里联经出版的,偶尔对照着看。不过只打算看前八十回。

点评

吴淡如吗??我看到好多续写的。之前点来过一篇,清代人续写的。。。非常无敌巨雷。  发表于 2020-2-29 09:23
我说的是那个什么“吴氏红楼梦续本”,你看的不会看到这个,也不必去看,因为看完想自戳双目  发表于 2020-2-29 09:18
一套旧衣服 · #5 · 2020-2-29 09:17:26  回复
虽然我爱看红楼同人黑二房,但我也确切知道宝玉在原著里真是纨绔膏粱堆里的清流。他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不爱为功名利禄读书罢了。能比鲁迅还更有洞察力的提出“从来如此,便是好的?”古往今来,编造的太多,为啥只他不能?

点评

他的出身和际遇,说他不想功名利禄我也是不信的,只不过他的命运绑在家族的命运上,注定了不能功名利禄er uu  发表于 2020-2-29 13:29
贾家的败落如果映衬到曹家,其实是有大背景的,贾宝玉爱读书或者不爱读书,有本事或者没有本事,都不会影响到大局。曹公文笔,说他不爱读书我是不信的。   发表于 2020-2-29 13:27
而且宝玉出自曹雪芹,论文学和思想,曹雪芹不输给鲁迅  发表于 2020-2-29 09:25
起舞弄清影 · #6 · 2020-2-29 09:30:03  回复
????还有这个??

点评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犹抱琵琶半遮面,声称是曹雪芹真本。不过死都不肯拿出来鉴定。。。  发表于 2020-2-29 09:33
静水流霆 · #7 · 2020-2-29 09:38:10  回复
。。红楼梦(前80回)是古典小说的巅峰这是毫无争议的(虽然我一直看不下去) 我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说 前80和后40就是真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

点评

对对,高鹗自己出身平平,眼界难免局限。最记得有人评论“黛玉居然觉得大头菜好吃????” xswl  发表于 2020-2-29 09:59
村里的春 · #8 · 2020-2-29 09:57:50  回复
孤陋寡闻如我都还不知道有这个版本

点评

+1  发表于 2020-2-29 15:03
看了桂花的读后感,估计也是条狗尾  发表于 2020-2-29 10:18
说它是曹雪芹的原版,被收藏家偶然发现收藏起来了  发表于 2020-2-29 10:08
+1  发表于 2020-2-29 10:07
迪士尼律师所 · #9 · 2020-2-29 10:07:11  回复
高鹗版本全靠同行承托……红楼梦续写挺多,很多还挺扯淡
明月松间照N · #10 · 2020-2-29 10:49:12  回复
我看的是通行的程高本,可惜就连这本也是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明显感觉有些人设的崩塌,我还记得当初看的时候纠结了好久的柳五儿,水月庵和馒头庵╮( ̄▽ ̄)╭
摸摸兔毛 · #11 · 2020-2-29 11:21:34  回复
一句话,只看前80回就行了
喵喵喵喵喵 · #12 · 2020-2-29 11:39:27  回复
哈哈哈哈哈我感觉这本就看看女王泡面的解说就行了,她讲的差不多就是这本书可取的地方了,看成一种解题思路可以,但说它是标准答案就太扯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信这是真本,大概是猎奇心理作祟吧
我心无忧 · #13 · 2020-2-29 12:28:18  回复
好多年前看过这个版本,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都忘了
月疏影离 · #14 · 2020-2-29 12:28:55  回复
个人更相信程高本的序言中说的,程高二人确实收集到了散佚的少部分残卷,为了将故事讲完,补写了大部分。但笔力不足,也没办法猜到前面曹公的草蛇灰线,难免差强人意。

点评

这个说法可取  发表于 2020-2-29 18:10
兔兔不吃胡萝卜 · #15 · 2020-2-29 13:39:46  回复
只看前80回就可以了
我心无忧 · #16 · 2020-2-29 16:22:11  回复
我微博就是因为找这个版本开的,当时迷的不行,不过桂花分析的挺有道理,后面林妹妹的性格变得很陌生,整个风格都变了。迷了一段时间就淡忘了,我电脑里好像还收藏了这个版本

点评

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20-2-29 18:10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