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带达西“绿镜”看,真是浪漫的爱情呀! 一旦带上了,就只想骂,这是什么狗男女。偷情不算,还要把测绘图交给纳粹! 这算是爱的毁天灭地了吧? 这算有三观吗? 这片子也有原著的,同一个作者其他的书我也看过。他是个荷兰裔斯里兰卡人。写他自己的国家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内斗,写的挺悲天悯人的。也不知道换到他乡怎么就那么不在乎? 进而我又想到,史诗里为了绝代佳人甚至发动战争,这算不算三观正? 《伊利亚特》或是《东周列国》? 谁能给我解释解释,看文艺作品怎么带三观吗?我不会呀! |
就好比《英国病人》
[天地无极] 影视剧的“三观”到底要怎么算?
写某人
· 发布于 2020-02-24 11:20
· 632 次阅读
角色的想法可以多种多样,我一般把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想表达的想法当作作品的三观。(基本是把作者自己对角色的评价当作作者的想法)要是作者没说啥,那就读者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答案吧。举个例子,我赞同大造谣三观不正是作者非要在后记还是啥的里面说自己通过这个小说就是想展现汉族的压迫啥啥的,那这个就可以当成作品的三观了吧。 |
纵马扬鞭1991 发表于 2020-2-24 12:07 其实长久以来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和新大陆移民的冲突都很激烈。 作为电影你很难控制它去讲事实,因为本身就是艺术创作。 时至今日,没有人否认《搜索者》是伟大的电影。即使它再歪曲历史,它的成就都不容置疑。 那个有他的时代限制在的。对不对? |
写某人 发表于 2020-2-24 12:26 1. 我觉得对事实的部分描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作者有自己的体验和见解,和带恶意的故意扭曲还是有距离的; 2. 我理解的艺术创作是作者借某个事件或某个背景作为躯壳来表达他自己的感想。非要从艺术作品里抠事实我觉得太过了没必要,除非作者非要说符合事实,那我喜欢吃瓜,看别人来找错; 3. 就算是用三观,比如婊之类的来评价作品里的角色,也算是读者对文艺作品的一种解读,虽然解读角度有点拗?除非举着三观大旗不许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然这种解读也可以有自己存在的地方; 4. 还有就是,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就是世间百态的一种展现,我的解读是我的三观,作者要借此表达的观点算作者的三观,仅此而已。 |
写某人 发表于 2020-2-24 15:14 所以我一般安慰自己,人是呈正态分布的,总有两边的5%(坚持历史就是故事那样的和坚持逐字逐帧找错的)。也有好处的,故事好看的可以专心看故事,故事不好看那我还可以吃瓜(找错总还得有点干货的)不是么? |
我觉得吧,看文艺作品就是为了体会各种各样的不同人生看世界百态,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人物逻辑比人物三观更重要,作品三观也不等于人物三观,里面的故事也不代表创作者理想世界,还得结合时代背景,强行扣帽子没必要。但是作品的表现方式很重要,创作者的态度可以从故事的表现手法看出来,是推崇是讽刺还是惋惜。这些都应该是语文老师教的,阅读理解得好好学。 影视作品的尺度比文学作品严格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道理一样,再说一遍作品三观也不等于人物三观,里面的故事也不代表创作者理想世界,表现手法很重要。 举个栗子,同样是封建余毒,娘道里面女主三从四德自轻自贱,好人全爱她害她的都是坏人,夹杂了匪帮宅斗抗战一堆元素,整体仍是肯定的甚至歌颂的,就算晚景凄凉也没有丝毫批判因为人家内心满足还受人爱戴,恶的根源就是有坏人捣乱,这就是三观问题。而大宅门里黄春大姑奶奶死在老太太丧礼当天,郑老屁撑死,九红的悲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封建思想的残忍,好人也会做坏事,不是简单具体某人的问题,是制度思想的问题,尽管展示了黑暗面塑造了被封建思想影响的主要角色,也没有三观问题。就像同样是出轨,水浒传、安娜卡列尼娜和琼瑶剧是一个三观吗? 所谓善恶有报是最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主角伟光正配角工具人都是偷懒,三观的表达本来很复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