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emmmmmm 毕竟我岁数不小了,经历过千禧年前后那个不怎么要脸的时代,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剧情吗,越狗血,越没三观越爽! 你比如《大明宫词》 也没证据李弘有龙阳癖吧?也没证据李隆基暗恋太平吧? 这符合史实吗? 涉及乱伦,这三观正吗? 也没个唐粉去撕? 合欢大段的表白居然也过审了!还上星了呢! 就 大概我真的老了,我还是怀念过去,怀念大家都比较看得开,没那么多事儿的时代。那个时候演员演戏讲人物,都不讲人设的。 是衣服好看,人好看,三观可以稍微放纵一下的时代呀! |
看大家看个剧一会儿三观不正,一会儿歪曲历史,一会儿又腐剧影响不好的。
[天地无极] 我时常觉得自己老了!
写某人
· 发布于 2020-02-14 20:12
· 666 次阅读
嗯,同意 |
yshddj 发表于 2020-2-14 20:16 我还看过《秦始皇与阿房女》呢! 我居然知道那两个字应该念【呃旁】我简直太聪明啦! 怎么可能有小朋友真的被电视剧带歪。真有那么笨的小朋友活在世界上一定很危险。长大的可能性也不大! |
马甲,我记得看刑事侦缉档案有一个案子就是讲男男之间分手然后出问题的,我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估计我老了,港片看得多,觉得挺有意思的。那时候就算上星的其实拍的尺度也挺大的。 |
2000 年左右是黄金时代。我还在电视上看辩机和高阳的船戏呢!现在你让公主和和尚在一起广电能让你上? |
以前有些越界的东西,能过审能播出,还是因为真正喜欢这些东西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看见了,哪怕电视上毫不掩饰,激情四溢,一眼就看的出来的激情,大部分人也就看个哈哈就过去了,不会影响什么。但是当现实中这部分小众调调的人数多起来了,就不一样了。就像是顶流粉对着xtm,掀不起风浪又毫无威胁,懒得给眼色。但是如果xtm粉多了,有威胁了,马上就不一样了,有一点点苗头都要马上摁回去! 前几天看了一个公开课,里面透露出来的点就是,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搞同性的数字远不是小数点。我惊了一下,也觉得自己大概太老了out了....... |
归亚蕾转过身对着臣民说:你们,都要听话。现在所谓大女主,谁还有这样的霸气? 连武则天都变成了傻白甜的现在,日常觉得内娱迟早药丸。 |
点评
事实上真正的武则天要比归亚蕾百倍千倍的霸气
这个要平反一下,傻白甜从有电影就有。潘迎紫的武则天一样傻白甜。只不过同期还有刘晓庆等等不傻白甜的。只不过现在只剩傻白甜了。
其实我也觉得电视剧没必要太较真,反正就是娱乐放松一下,而且以前电视剧前面总喜欢打个“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戳。但差不多从大造谣开始如果非要投票二选一的话,我还是站要求符合史实三观这边的。主要一是现在电视剧宣传感觉像是缺什么就非要宣传什么似的,你要是说你就是拍个戏说,那我肯定觉得要求符合史实的那帮人是没事找事,但偏偏很多电视剧就抱着史实不放,说自己多么多么考究,那这种情况下别人要挑刺也是正常的。二是现在很多电视剧不太吸引人吧,反正不拉快进条不行,那么在我作为观众的注意力不能完全吸引到剧情人物当中,就难免开始关注戏外的事,反正戏里戏外都是看戏,谁有理站谁呗。 |
点评
其实就是宣传不符。原来剧明明白白告诉你是戏说历史。现在告诉你他多厉害,拍的是历史,结果一看还不如戏说考究。最主要历史剧暗搓搓的携带私货,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被狠批的。
秦始皇那部,当时xxj的我和同学正经讨论过阿方最后要报仇跳段舞就自杀了是为啥,这种儿女情长的皇帝怎么统一六国,不被干掉?后来一致讨论觉得不如同期听的田连元的钟无艳的评书好听。玄女狐狸精争斗好玩多了,隔壁懦弱小齐都有个晏子,能君臣斗智斗勇,比这皇帝厉害。 |
其实大明宫词我记得那时候批评挺多的,对那个所谓莎式台词很多人接受不了 |
点评
我觉得那个台词怪尴尬,当时身边同学也是有的很喜欢,有的觉得这剧乱搞台词,很不屑,反正当时争议蛮大的,报纸都有讨论
我那时候爱死了,和我朋友说,大明宫词是最好的国产剧,还激情写了好几篇小论文,但是那时候没网,所以就没地方发,只是朋友间传阅了一下,现在在我心中也是最好的国产剧,没有之一
上行下效广电的锅 |
仔细想想,一是从互联网发展开始,不同地区的人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同好并快速聚集,然后就是小团体的根本性质了—党同伐异,各团体都觉得自己睿智别人傻逼,于是摩擦不断。二是开始拍小说就是所谓的ip开始,书粉自认高贵,对演员指指点点,因为有书知道剧情,于是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就会拿各种借口攻讦对方。三是粉圈文化兴起,类第一条,但是粉丝为了维护蒸煮会更极端,摩擦更频繁和剧烈。四是恶意营销,明星团队,剧制作团队,明星黑,剧黑为了各自利益继续争斗升级,甚至为了热度引导粉丝艹热度而各种无风起浪小事化大。五是水军公司、狗仔和yxh,为了博眼球赚钱在法律边缘游走,只要能赚钱,什么老鼠洞的边角料都会无限放大,进而引起粉丝撕逼,团队互殴。六是广电猪油蒙了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集体被封建老学究魂穿,这不让拍那个不行,破坏文艺作品创作的规律,扼杀发展前景,现在很少的原创剧本也是托老爷们的福(虽然他们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我可以想到,但是我还是要日常辱骂他们)七是热钱涌入,zb目的是多快好省赚钱,于是混杂以上六条一起操作,这个行业以及观众的风气就被带歪了,所以现在就这样了,单单哪一方面都无法做到,而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内地影视行业从被港台地区吊打到强势复兴到自取灭亡仅仅20年而已 |
另外说回三观,所谓的“三观不正”,既然“不正”那就肯定有“正”,何为“正”,当“我”说出“三观不正”这句话的时候潜台词是“和我认为的正确的三观有偏差”,每个人的三观不可能完全相同,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可能我觉得三观正,你觉得三观不正,可能我觉得只是偏移主流三观5%可以接受,但是同样的事你就觉得是偏移10%是大逆不道。所以矛盾产生了,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于是互相指责对方三观不正233333。同时主流三观这玩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00年前我相信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估计还裹小脚呢,哪家女孩子20岁还没嫁人,去读了书还不裹小脚,会不会脊梁骨被戳出洞,被唾沫淹死,那她在别人眼里一定是三观不正。但是在100年后的今天看来女孩子没毛病,其他人才不正。所以20年足够一个受精卵长成可以在网络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成人,在这么多年舆论导向的宣传和影视内容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三观,大概真的认为以前的人觉得可以接受的东西是三观不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