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桥补路无尸骸 |
[天地无极] 致可能想多管闲事or见义勇为的你
一套旧衣服
· 发布于 2019-11-26 22:38
· 562 次阅读
我估计不会判,最近已经有几起,都是判无罪,家属主张不予支持,违法行为不受保护,现在应该是这个趋势 |
点评
希望吧~
最后不是判无关么?我记错了?最后只赔了一点钱吧,算人道主义?
那继续关注一下,找点儿信心。电梯间劝抽烟致人死亡,结果赔钱的案例简直如同彭宇案
【郑州电梯劝阻吸烟案入选全省十大精品案件 被评为2018年全国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之首】记者今天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8年度全省法院十大精品案件评选出炉,电梯劝阻吸烟案等10起案件入选。2017年5月郑州某医生在小区电梯内劝阻一名吸烟老人,老人情绪激动猝死,老人家属状告某医生要求索赔。当年9月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老人确实是在与某医生发生言语争执后猝死,但某医生的劝阻行为与老人之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根据公平原则酌定某医生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老人家属不服,提起上诉。去年1月,郑州中院二审驳回老人家属的诉讼请求,一审中判决某医生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的判决结果也被纠正。该案入选2018年度全省十大精品案件,二审判决的意义不仅在于个案的纠偏,更重要的是充分实现了法律的价值导向功能,明晰了公民权利义务边界,鼓励公民积极主动地制止社会不良行为,引领社会风尚。该案还被最高法院评为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之首。(记者孙大康) |
点评
我也只记得一审了,原来结果更好
才知道有二审的我
这个不宣传挺可惜,留在网上大部分人心里的还是劝阻的人好倒霉啊
这个很不错
其实现在的状况就是一审的初级法院有的法官业务能力不强。二审到中级法院,现在中级法院法官基本都是相关专业毕业,业务能力都还可以的。
我只看到了一审的结果
这个案子我当年都有耳闻,身边也有同事讨论
我觉得这样很好,导向很重要。
不喜欢太过明哲保身,碰到了我还是会上吧,我在宫里讲过的路人事件,朋友和某些亲戚也曾劝我,说:你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吗?万一那个司机是个冲动的怎么办?这年头因为帮助人而死的案例还少吗? 我回她们的是:我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的安全,坐在家里好好楼还可能塌呢,两个姑娘逛街逛的好好的都能碰到神经病上来就是几刀,但我不能因为想着万一他会行凶威胁到我的安全,就对眼前发生的事置之不理,更何况事故地点还是在闹市区,这都置之不理明哲保身的话,该有多冷漠,良心又怎么安?而如果,那天我真的倒霉碰上心狠手辣的送了命,那我认了,算我倒霉。事实上,总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付出生命去维护的。 至于楼主说的,我看到下面解解有解释了,最终连赔偿都不需要给不是吗? |
点评
姐姐真棒
楼下是逻辑学上的正解
同意。有的就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该追还的追。就说追小偷,财务被拿走的,不追可就是百分之一百的财务丢失。追了小偷猝死才有可能赔钱,这都是小概率事件了。
佩服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