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随着网络市场的日益重要,一些企业或个人为维护良好形象,对网上出现关于自己的□□,有了删帖的需求,于是一条完整的地下利益链条也逐步形成。在这个利益链上,有“招揽生意”的网络公关公司,有“介绍生意”的个人中介,也有“负责实施”的删帖人员。通常,该利益链的运行模式是网络公关公司将删帖任务“多层转包”给删帖中介,中介人员再将“生意”介绍给删帖人员,而执行删帖者一般是网站管理人员、论坛版主或管理员、黑客等。 |
1.有偿删帖形成“利益链条”
[天地无极] 搬: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有偿删帖涉及多种犯罪 可能被 ...
行走的吃瓜路
· 发布于 2019-11-17 17:33
· 376 次阅读
如果起诉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信息该怎么办?《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原告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涉嫌侵权的信息系网络用户发布为由抗辩的,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向人民法院提供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处罚等措施。原告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请求追加网络用户为被告的,法院应予准许。(刘宇超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来源:北京日报) |
赶快整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