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会之前制片公司都至少手握3个IP,每部IP的版权费算500w,这就是1500w的前期投入。 只要能过会,平台就会分批打钱过来开拍,过不了会,不开不了剧,小公司撑不过半年; 3、平台定级为S的项目保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砍的最多的是A级项目; 4、平台年年大亏损,未来平台的剧集策略将是由头部定制大剧拉新,用分账剧留存; 5、分账剧会成为视频网站内容的主流,而分账剧需要制片公司自负盈亏。 平台终于可以不用背负那么大亏损风险了,让用户直接为内容买单; 6、分账剧对影视公司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所以很多分账剧的出品方里有十几二十几家公司,这是因为制作环节上的公司,如置景公司、影棚公司、OST公司等,“以工代投”。 因为整个影视行业剧集产量减少,制片公司没项目,下游供应商同样也没有收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尝试和制片公司共担风险; 7、分账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演员问题。 古装分账剧的成本一般在2500w以下,都市剧在2000w以下,演员成本不能超过10%才能回本,也就是男女主演片酬一人只有100w。 而此前演过多部甜宠女一的某二线演员要价就在800w左右。 沟通过比较好的二线演员,宁可在家歇着也不降价。 因为演员有个悖论,一旦价格下去了,再抬上来就很难。 而且演你这100w的戏,可能好几部都不会火,不如咬死了就要大几百万,一年就一部。 但分账剧也并不像定制剧一样,并不是非某个演员不可。 一个二线演员100万不来人家20万就能来,等新人站住脚了,谁还能记得你呢; 8、大部分分账剧公司会优先选择在优酷和爱奇艺上线。 大部分分账剧主打的还是下沉市场,拥有《乡村爱情》的优酷从用户构成上来说,这一类型会比较多; 9、总结:好作品还是能赚到钱的。 |
1、对大部分制片公司而言,平台买单的定制剧在过去是最稳定、安逸的收入来源,但现在平台过会的定制项目非常少,影视公司面临倒闭;
算了吧,跟平台多委屈一样。他们之前那种定制剧不就是打算继承tvb模式,让演员签分约绑死在平台给他们赚钱,而他们又因为是视频的播出平台,拿着这点去卡制作公司,你不用我的演员你就别想在我平台播,为了捧自家演员又干涉剧本和创作,典型的吃完原告吃被告,打造垄断集团。结果这套失败了,又开始扮柔弱,“我也没钱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你们了,你们要学会自己独立”,婊里婊气恶心死了。中国影视剧难看从互联网平台插手创作开始! |
拍的少一点,好剧可能还多一点,垃圾剧不拍也罢,重新洗牌的行业多的去了。几十年的日子都得过下去,活着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