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推荐一个纪录片《致肥元凶》3集,B站就有。 我觉得他说的还是挺全面的。肥胖是社会性问题,全球都在发胖,并越来越胖。基于此,过分强调各人自制力的影响肯定是不对的,因为过去的人不胖,而如今的人都胖。 问题的根源其实是食品制造商为了赚取更大利益,想尽办法让你对食物上瘾。 【几个点】 【1】糖,技术的进步让糖变得便宜。糖是提升食品口味最廉价的手段。食品制造商为了自身利益隐瞒糖对身体的伤害。 【2】健康食品的陷阱,这里面特别强调了“低脂食品”。因为拿掉食品中的脂肪,它们就会变得干巴巴,不好吃。食品商只能添加糖来增加口感。(比如,脱脂牛奶,谁都知道不好喝,但你加点白糖和可可粉他就好喝了。)但这样其实更不健康。 【3】视觉陷阱,赛百味一条三明治其实热量比麦当劳的一个汉堡还要高。可减肥有人吃赛百味,却没人吃麦当劳。因为他的招牌是绿色的,他让你觉得他便宜又健康。这其实是一种健康营销。 【4】套餐,超大份,和第二杯半价。你觉得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便宜实惠。但其实食品商卖套餐,大份也能赚到更多,你没有撸到他的羊毛,反而被他撸。因为售卖大份和套餐,店面,人力,配送,包装这些成本其实并没多少变化,而这些才是总成本的大头。多给你的那一点可乐薯条其实不值钱。 |
本帖最后由 写某人 于 2022-3-11 09:32 编辑
[天地无极] 鉴于大家都给国超捐了肉
写某人
· 发布于 2022-03-11 09:16
· 607 次阅读
我现在的食谱很单一,然而并没有因此瘦下来多少,胖出来的肉想要减下去那是一场本人意志与身体的抗争,你在用尽办法减肥,你的身体在用尽办法保护你储存的能量库,甚至会因此关闭你一些器官的部分功能来减少消耗。已经胖出来的部分,通过所谓健康饮食,是抵消不完的。然而想要从小就非常健康的饮食,糖脂肪碳水平衡,这也不太可能,因为比较方便的食物都是好吃又不健康的,家常菜也达不到这种平衡,一家人吃一样的饭菜也各有胖瘦,这里体质和基因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比如我爸就是吃的多还不胖的类型,身材几十年如一日。要问他吃的健康吗?并不,他是我家最高油高糖高碳水的。 |
点评
对,我减肥期间脱发很厉害,晚上睡不好,月经变少,欲望消失。不减后的几个月,每个月胖一斤。
是这样的。因为食物易得到,所以除了少部分天生没有节俭基因,且比较容易转化肌肉的人。大部分人都需要很痛苦的控制饮食才能瘦。
想了下为什么易瘦体质比较少,令人羡慕嫉妒恨,是因为人类达到温饱的时间太短,几千年食不果腹让易胖体质得以活下来延续生命,易瘦的易死